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邓兴旺:美国科学院原始的中国种业梦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08-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记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邓兴旺

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30日,邓兴旺博士接到电话,他在美国科学院第150届年会上被增选为院士。30年来,仅有10位具有中国内地教育背景的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这位从湘西沅陵县的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全球知名华人科学家,在2008年接近知天命之年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目的就是改变中国种业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立志打造中国自主创新的现代农业生物核心技术研发中心,让中国种业兴旺起来,从而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小山村里走出的“洋”院士

1962年10月,邓兴旺出生在沅陵县邓家岭一个小山村。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生物学专业。爬惯了武陵山脉崎岖山路的双腿,跋涉在科学领域同样坚实有力,7年时间邓兴旺获得了生物学学士、硕士学位。随后他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专攻叶绿体基因的调控研究。1992年初,邓兴旺出任耶鲁大学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开始创建自己的实验室。1995年他从上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总统青年教师奖”,这意味着他可以连续5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10万美元研究拨款。1998年,因为在植物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邓兴旺被耶鲁大学提前聘为终身教授,成为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常青藤大学植物生物学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2003年,邓兴旺获得世界植物分子学会颁发的Kumho奖,该学会全世界范围内每年仅有一名获奖者。对植物生物学家来说,获得Kumho奖是一种至高的荣誉。同年,耶鲁大学授予邓兴旺唯一的植物生物学终身讲席教授……

从湘西的小山村,到北大求学,再到赴美留学、任教,之后回国任教、创业,从1978年至今,邓兴旺一路走来,一路探索。2003年,邓兴旺受邀回国,组建团队,致力于中国种业的研究。2009年8月,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沿实验室”)宣告成立,邓兴旺出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农业是国家的事情,更是我们的事情。”邓兴旺说,作为农民的孩子,他对土地充满感情,也知道身上担子的份量,而这也正是他归国回到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

创新育种方式改变中国种业现状

邓兴旺回国创业以来,一直在做一件将影响中国十几亿亩农田的事。

“中国农业生物产业缺乏原创的核心技术,产业化方式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种业的发展。我希望能够在作物前沿核心技术创新、作物新品种培育方面做几件实事,期望能够帮助改变中国种业的被动局面。” 这就是邓兴旺回国创业的初衷。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许智宏院士对邓兴旺发明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赞誉有加之时,邓兴旺和他的团队也正快马加鞭,力图用精确设计育种技术替代传统的经验育种,并将其产业化,力争建成以企业化方式管理的世界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

在上地嘉华大厦的斜对面是北大生物城,这里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埋头在工作台前忙碌。隔壁的育种室内,成架的培养皿里,同期培育的幼苗正在生长。这里是未名兴旺的竞技场所在地。这群科学家所作的研究,即将影响到中国上亿亩农田。邓兴旺教授带领的团队,正力图用精确育种技术替代传统的经验育种。

邓兴旺介绍,前沿实验室所做的工作,是通过培育新型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境、水资源及营养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种,实现我国主要作物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战略性转变,加速实现作物的新品质新品种的培育及产业化进程。这项工作将让中国种业兴旺起来。

如今的邓兴旺,实现了一个新的身份转换:从一个从事纯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转化成一个以企业化管理机制运行的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机构的领军人才。他现在思考更多的问题就是让研究成果尽快为产业服务,他将目标定格于5年以后:“为中国所有的种业公司提供有价值的核心技术、产品及研发与技术服务,最终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保护环境的目的。”至于如何平衡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与管理者的身份,邓兴旺说:“精心演绎好人生的每一个角色。前方路上一定有各种困难,但我们总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知难而进,方显本色。




上一篇:孙雷:生物药外包的领路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