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秦升益:一粒“沙”成就“砂”国梦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08-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记北京仁创科技集团董事长秦升益

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提起沙子,人们通常想到的是沙尘暴;说到沙漠,人们往往感受到的是荒凉,甚至是恐惧。但是,在北京仁创科技集团董事长秦升益的眼中,沙子就是宝贝,沙漠就是金矿。

30多年来,被媒体称作“沙漠王子”的秦升益沉浸在“沙世界”中:他将沙漠中的风积沙,制成了硅砂滤水砖,铺进了中南海,铺进了水立方,铺进了世博园;沙漠中的风积沙,制成了“透油不透水”的孚盛砂,为石油公司至少增油15%,最高可达300%;沙漠中的风积沙,加工成透气不渗水“能呼吸”的生态保水产品,为沙漠变粮田与现代都市高效节水农业,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秦升益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崭新产业——“砂产业”的存在与兴起。秦升益致力于点“沙”成金,造福人类。

“沙缘”绵延数十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秦升益进入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成为一名技术员,铸造用的原料沙子引起了秦升益的兴趣。当时,我国铸造业并不发达,秦升益发誓一定要改变我国铸造业的窘状。

经过4年的钻研,1985年,秦升益提出用我国内蒙古沙漠上的风积沙取代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锆英砂做精密铸造材料。当时进口的锆英砂大约7000元/吨,而内蒙古荒漠上的石英砂只要10元/吨。一旦研究成功,可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

用天然沙代替昂贵的锆英砂的设想,一提出便被外界浇了一头冷水。“石英砂膨胀率是锆英砂的3倍,加热后容易变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秦升益是在做梦,连美国都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锆英砂,何况中国呢?

秦升益决意要试试,在随后的3年里,他做了6000余次试验,用了9000多公斤沙子,终于研制出了“耐高温覆膜砂”。这项技术可用于更加精密仪器的铸件,填补了一项国际铸造业的空白,为此他还获得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原创“砂产业”成就“砂帝国”

1991年,秦升益又因发明“壳型铸造用耐高温覆膜砂”获得国家发明奖。他到北京领奖时,特意到中关村看了看,看见联想、方正的广告牌,十分羡慕。1992年,秦升益揣着借来的3万多元,只身来到北京,在海淀煤厂建起北京长城铸造新技术开发公司。

一口大铁锅,三间小平房。秦升益围绕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和产业成熟化的目标,构建了企业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发展格局。在短短几年时间,我国汽车发动机缸体铸件和大口径离心铸造管的生产不再进口锆英沙,97%以上的国产汽车企业使用的都是秦升益和仁创公司生产的覆膜砂产品。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沙产业’理念,”秦升益做的,就是以沙为原料,通过技术创新,加工成对人类有益的砂产品,从而开创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砂产业。”“我们如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沙产业’发展到‘砂产业’,开创出了一个以用砂为标志的工业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仁创集团董事长秦升益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激情。

仁创科技成立20多年以来,累计发明300多项科研成果,并且自主产业化,形成铸造领域用“覆膜砂”、石油开采领域用“孚盛砂”和生态建筑领域用“生泰砂”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砂产品。

据悉,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实现工业型“砂产业”的企业,目前只有仁创科技集团一家。它同时还是全国首批被批准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民营中小企业。

在秦升益的规划里,仁创的发展要形成一个“人”字:头部将着重研发,开发新品,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左手将通过组建基金的方式搭建资金平台,为未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右手将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在全国各产业园进行小试、中试平台,让技术更成熟;左脚将通过组建联盟公司的形式,联合上下游公司组成产业链;右脚将借助同其他政府或者相关公司合作的形式,将成熟的多项产业成果合作开发,形成真正的“砂业帝国”。右脚的企业开发出的产品,左脚的联盟公司可回购。

仁者,爱人,生生不已;创者,进取,新新不滞。这既是秦升益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也是他对生活和生命的一种理解。




上一篇:高永涛:“被动”的道路“意外”的成就
下一篇:张晶:26岁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