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黄建明 “技术派大家长”的创业经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08-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记北京每日视界先锋数码图像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明

2008年,他们协助张艺谋完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觉预演,最先看到了开幕式完整的现场效果;2012年,他们与美国CBN合作制作大型高清动画系列剧《SUPERBOOK》,成功入围第39届艾美奖最佳片头设计奖提名;2013年,在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他们荣获“2013中国自主创新卓越品牌”奖……

他们是北京每日视界先锋数码图像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每日视界”),一家致力于数字内容创作领域、伴随着中国数字图像领域的发展而茁壮成长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从广告到影视特技,从游戏到动画电影,从立足国内到放眼全世界,每日视界踏实、稳健地走着每一步,正如其创始人黄健明所言:“我们作为CG制作公司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注重品质,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一辆捷达车的“附属品”

每日视界现在拥有员工近300人,“从来没想到公司会发展到这么大规模”,黄健明说。

上世纪90年代初从天津理工大学毕业后,黄健明进入当地的一家软件公司,成为全国最早一批从事软件动画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两年后的国庆节,因为“首都”的巨大吸引力,黄健明来到北京继续奋斗,开始了借机器、到处为别人打工的生活。很快,他有了些积蓄,就想着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当时的政策是外地人在北京不能买车。但是,外地人可以开公司。我脑子一转,不如开个公司,用公司的名义买辆车,这样车不就成自己的了吗?”就这样,因为一辆价值13.9万元的捷达车,每日视界诞生了!

“这行很辛苦,很多人遇到挫折就放弃了。” 黄健明说,当时国内的软件动画行业是“散兵游勇”的状态,技术好的就会得到项目的邀约,所以即使只是一个人的公司,黄健明仍然可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后来,合伙人逐渐加入,公司的核心团队变为3个人,但是遇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当初为了讨回被拖欠的6万元制作费,3个人曾冒着严寒,轮流到拖欠单位“静坐示威”,持续了近半个月,终于将制作费拿回。

“其实这些经历挺有意思的”,在黄健明眼中,这些经历并不是痛苦的回忆,而是让他们成长的契机。当时他身边有很多人也成立了公司,但是最终大多数都没有坚持下来,只有他一直做到现在。探其原因,黄健明说:“我从毕业就做这一行,我不会改行,因为我喜欢这一行。既然决定成立公司,那么,无论怎样都要踏踏实实地让它走下去。”

多重角色促进共赢发展

一个人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是复杂多样的。对于黄健明而言,他是导演,是制片人,是教师,也是一个“技术派的大家长”。

从1个人的公司发展到员工近300人的企业,做技术出身的黄健明,现在虽然掌管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但对于公司制作业务,他仍像当初一样,作为一个“导演”、一个“制片人”提出自己的看法。黄健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管理者,他更喜欢“技术派的大家长”这个称呼。“可能我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还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创作人员。”

2007年是每日视界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中国软件动画制作行业也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接触软件动画制作“元老级”人物的黄健明,经朋友介绍,“偶然”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教师。6年了,他仍然每周抽出1到2天的时间在学校教书。

谈起这四种角色之间的关系,黄健明认为“总而言之还是利大于弊。”现在的他将大部分时间交给了“教师”和“大家长”这两种角色。在学校作为一个执行者,他需要考虑的只是自己的课堂教学;回到公司作为“大家长”,他要通盘考虑、掌控大局。角色转换带来的换位思考成为黄健明最大的收获,在学校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经历让他能切身体会到员工的真实感受,“所以我从来不会特别严厉地对待下属”。

除了人际关系的换位,在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案例黄健明会编写进教案,教给学生;同时,在学校里他会和其他老师讨论最新的技术,并运用到创作中。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并未使他焦头烂额地穷于应付,而是使他实现了管理与发展的“共赢”。

“做公司的目标不一定是要赚多少钱,重要的是要认真做一件正确的事,这样就够了。”黄健明说。




上一篇:左春:从研究所走出的领导者
下一篇:黄晓华:艺术世界里的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