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3-06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看上去很多,但是除以13亿人口,也就是3000块钱。”今天下午,北京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局主席邓中翰代表与记者一见面,就算起了账。但他算的不是企业的小账,而是一笔看起来很简单的大账。
“现在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就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应对。”邓中翰说,但是大家好像更关心的是经济的短期救助。
与中国一样,美国国会也曾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是从经济受影响的根源来看,中国和美国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可以做加减法,只要解决好银行、房地产、债券、保险等几方面的问题,就实现了整体经济的救助计划。”邓中翰说,“对于中国来说,人口基数大,受波及的面很广,相对来说实体经济受到影响较大,必须做好乘除法。”
邓中翰所说的“乘除法”的计算工具,是技术进步。
“我们不知道金融危机到底什么时候见底,但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每一场金融危机都酝酿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邓中翰以美国为例说,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处在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都是围绕着相关的一些重点产业,比如大飞机、交通、通讯,以及后来的互联网等进行战略布局,取得技术突破,并且在全球取得了领先地位,最终摆脱了经济危机,崛起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
“今天我们仍然要按照8%的战略目标去发展。”邓中翰说,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改变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总体上,我们现在跟美国的现状或者是经济健康状况并不一样。”
“温总理今年到中关村调研和看望企业家的时候还强调,一定要把短期跟长期相结合,一定要把产业的发展跟科技的进步相结合。”邓中翰说,政府投资和政策不应单纯地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危机,最根本的是借此机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把握和解决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不管国际经济危机何时到底,如何见底,我们必须要保持着既定的方向不变。”邓中翰说,我们的经济过去是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引进技术、生产出口,赶上国际社会的。现在必须要摆脱这种模式,依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创造一系列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由此带动整体经济摆脱现在的这种困扰。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