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12-17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新一届政协领导班子诞生后,面对新的岗位,新的任务,新主席们满怀豪情,迅速进入新的角色,及时找准位置,投入新的工作,开好局,谋好篇。他们紧紧围绕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制定的宏伟目标,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积极探索区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使海淀政协工作呈现出一派亮点纷呈的新局面。
彭兴业 九届区政协主席
把九届政协做得比八届更好
“新一届政协产生了,我全票当选为主席,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新一届政协工作可用‘一个目标、两个主题、三大职能、四个率先、五位一体、六个意识、十个重点’来概括”,以全票当选新一届政协主席的彭兴业,肩负着两届政协委员的重托,他用7个数字搭建出了新一届政协今后五年的工作框架。
“围绕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高科技核心区这一个目标;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协三大职能;积极推进‘四个率先’发展;切实抓好政协‘五位一体’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六个意识’;重点完成十个重点工作”,未来五年是海淀区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彭兴业主席将带领区政协常委和广大委员,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新海淀。
刚刚闭幕的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力争在‘十二五’末把海淀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要求。
新一届政协将紧紧围绕这一中心目标,在继承中开拓、在创新中前进,努力实现海淀政协事业新发展,为加快中关村核心区建设、推进海淀新一轮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进一步加大完善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有效渠道;进一步增强民主监督力度。
把“五位一体”的自身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其更好地履行职能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新一届政协将积极推进“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率先形成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新格局、率先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四个率先”发展。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履职意识、群众意识、委员意识和创新意识“六个意识”。
重点做好10项工作: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升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水平;以理论创新推进工作创新;切实履行好三项职能;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深化“接天线”、“接地气”、“练内功”和“借外力”四大工程;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工作;全面加强专委会建设和界别工作;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建设。
“在中共海淀区委领导和上级政协指导下,我们将把九届区政协工作做得比八届更好”,彭兴业主席满怀信心地说。
刘恪 九届区政协副主席
围绕“两大主题”搭建“三个平台”
“团结和民主是政协不断发展进步的灵魂,新一届政协将紧紧抓住这两大主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建立‘知情平台’、‘议政平台’、‘监督平台’,整合智力资源,调动委员积极性,为海淀今后五年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刘恪副主席提出了自己对新一届政协工作的新思路。
在今年的八届区政协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讨论中,刘恪副主席非常明显地感觉到新一届委员们有一种空前高涨的参政议政的愿望。
“知情”是委员参政的基础,为此,她提出搭建“知情平台”,建立固定和量化的信息通报制度,让委员们及时了解区情,知道海淀发展中的热点、难点所在,找到参政议政的切入点,进而发挥智力、人才优势建言献策。新一届委员议政意识强,对此,她表示,目前区政协有全委会、常委会、地区活动小组等多种委员参政议政方式,但内容和实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九届区政协将加强委员的培训和引导,搭建更多“议政平台”,让他们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监督是各级政协工作的重要职责,新一届政协将加大民主监督履职力度,建立委员“监督平台”,她希望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敢于建铮言,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希望,各级党委政府主动联系委员,尊重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利用民主监督平台促进工作。
刘恪副主席同时提出,政协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为委员创造宽松、舒适、温暖的履职环境,围绕服务委员,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委员之家。
丁志明 九届区政协副主席有着丰富政府工作经验的丁志明副主席,随着新一届政协副主席的当选,开始了一个全新领域的工作。
“能够当选新一届区政协副主席是组织和委员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区政协的好传统、好方法、好经验,同时将政府工作经验带到政协工作中,使新一届政协工作做到协商要有序、议政要广泛、监督不添乱”,丁志明副主席正在迅速转变角色。
核心区批复以来,各界对海淀区未来的发展期望很高,海淀区也制定了很高的发展目标,区域处在了全新的机遇期、发展期和挑战期,区域内的每个单位、每个人、每项工作都与这一目标息息相关,都代表着核心区形象,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政协”相差一个字,但性质完全不同,“政府重在执行,解决群众生活问题;政协重在参政,促进政府工作落实,但政府、政协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丁志明副主席说。“政协关注百姓需要和社会热点,是对政府工作的补充完善,在新一届政协工作中,将推进加快海淀区发展,让帮、促、干各种力量形成合力,调动全区各单位和群众的能力,在政协民主监督下把海淀建设得更美好”。
同时,通过几天来对区政协工作报告的讨论,独具海淀特色的政协工作,让他感到今后工作的动力所在,“天地内外”四大工程、“六个意识”都成为了新一届政协工作的着力点,但同时他也感到了压力,政协工作“天地内外”的内涵很深,将尽快学习政协相关知识,学习委员们认真和执着的精神,熟悉工作环境和目标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他们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工作。
肖熙之 九届区政协副主席
广泛联系委员发挥委员作用
“政协是个大家庭,是个好的集体,非常温馨,汇集了海淀方方面面的人才资源。在今后的履职中,将把自己分管工作做好,发挥政协体制优势,为海淀核心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件光荣的事情”,长期从事海淀基层工作的肖熙之副主席,为自己能走进政协队伍感到自豪。
一直在海淀基层工作的肖熙之副主席,熟悉基层工作,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对海淀农业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关系着核心区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作为一名委员将在这些方面多调查研究,多提意见建议,积极把基层基本情况通过政协渠道,提供给区委区政府”,肖熙之副主席首先以一个政协委员的角度开始了新角色转换。
当选新一届政协副主席对他是个全新的领域,“由于一直在基层工作,没有政协工作经验,将加快政协知识和政协工作要求的学习,全面了解政协职能,做好本职工作,勤思考,变压力为动力,尽快进入角色”。今后在政协工作中,他将加强政协理论和基本常识的学习,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站在核心区建设高度上,在海淀区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经济发展、促进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政协作用,“这是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肖熙之副主席坚定地说。
“政协组织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应该加强和委员的联系,只有团结联系广大委员才能真正把政协职能体现出来,集思广益、集各类精英智慧,促进区委区政府重大任务指标的实现,发挥政策体制优势,将各项战略决策通过政协工作实施”,肖熙之副主席开启了自己新一届政协工作的新思路。
王训练 九届区政协副主席
发挥党派优势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六届委员、七届常委、八届副主席、九届连任副主席,王训练副主席极具政协工作经验。
“虽然我是上一届副主席,但海淀新的发展机遇,对政协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学习、适应新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为政协、为社会、为委员服务”,学者背景让他始终不放松对自己的提高。
面对国家、北京市交给海淀的各项重任,“新一届政协一定要紧紧围绕核心区建设这一中心目标,围绕海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发挥好政协职能,不仅是从数量上更重要是从质量上,帮助政府更好地完成好工作”,他始终心系海淀发展。
处在经济转型和大发展时期的海淀,难免出现各种社会矛盾,“政协是汇聚八方英贤的团体,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新一届政协要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舒缓社会矛盾,提高海淀人民的幸福指数,平衡社会心态,建设社会生态文化,把海淀文化氛围、个人行为、思想需求,调节到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他始终关注百姓生活。
民主党派是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训练副主席所在的九三学社海淀区委就联系着1430余位各方专家学者,其中32位担任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副主席,就是要带领和团结党派成员,通过委员联系社员,积极投身海淀核心区建设,投身于海淀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积极影响和带动自己周边的人,维护海淀和谐稳定,帮助政府化解隔离矛盾。民主党派成员要在本单位成为建功立业的模范,在社会上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在民族宗教建设中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模范,通过努力,使海淀发展的质量更好,速度更快,使海淀百姓生活得更幸福”。
张维佳 九届区政协副主席
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服务海淀发展
一直在中国语言大学做科研管理工作的张维佳副主席,最近几年一直在考虑科学研究怎么来为科学决策服务,“委员更感兴趣的是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海淀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调研课题来向海淀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终促使问题得以解决,这将大大鼓舞政协委员为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做事的积极性,实现政协委员价值”。
区政协委员来自32个界别,每一个界别都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但在参政议政中不少委员遇到了选题难问题,由于委员不了解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难以找到参政议政的好题目,即使找到好的题目又很难有实际材料来支撑。对此,张维佳副主席将在新一届政协工作中“发挥政协委员界别优势,做好信息和提案工作”。
“首先通过组织委员培训、考察调研,让委员对海淀社会经济有宏观的认识,找到海淀发展还有哪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其次通过研究领域和本职工作找到与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接口,将自己的研究优势和海淀存在的问题相衔接,提出研究题目,形成选题;然后充分发挥政协专委会作用,对选题可行性进行研讨,以问题为导向,筛选出操作性强的选题;再组织不同的专委会对选题做调查研究,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张维佳副主席为新一届委员描绘出了一条“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服务海淀发展”的参政议政流程图。
新一届政协班子将拓展政协委员信息来源渠道,多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打破信息不对等局面,让他们多向政协委员提供信息,使委员研究领域更密切地与海淀实际相结合,还将关注信息反馈和提案办理质量。“提案不能只有答复率没有满意率”,张维佳副主席说。
王玉梅 九届区政协副主席
让每一个政协委员都发挥主体作用
截至九届区政协,王玉梅副主席已经是历经了四届政协的老委员了,丰富的参政议政和委员经历,让她将新一届政协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上。
“从政协委员、常委,到政协副主席,是一个很大的角色转变,过去做委员注重的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党派优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但作为副主席则应当组织挖掘委员力量,发挥委员作用,要从自己如何做好提案和建议,转变成如何组织委员调研,发挥委员积极性”,快人快语的王玉梅副主席对自己迅速定位。
人民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显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增强委员意识,重要的是把委员当成政协的主体,每一个委员都要发挥主体作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她建议新一届政协可邀请委员列席常委会会议,以使委员能够了解重大事项的协商过程和重要问题的决策过程。
新一届政协的408名委员,让她看到了一股海淀未来发展即将爆发的强大推动力,“新委员们都是各领域的精英,委员当中的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博士生导师不胜枚举,但这些‘大家’都善于站在高层面上考虑问题,对于眼皮底下的区域建设,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有种‘有劲使不出来的感觉’”。
王玉梅副主席表示,区政协现在有咨议小组、界别活动小组、专委会等很多委员活动平台,新一届委员也雄心勃勃,参与积极性很高,但刚刚履职的委员们还没摸到门儿,新一届政协要让政协需求和委员供给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让委员了解海淀实际,围绕海淀中心工作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将所有委员的自身优势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将对海淀各方面建设非常有益。
吴宝华 九届区政协秘书长
更好地为委员履职提供服务
委员是政协组织和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的潜力发挥在委员,实力展示在委员,活力激发在委员,效力显现在委员。政协工作这台大戏,归根结底要靠委员来演,政协这本大书,归根结底要靠委员来书写。
目前,九届区政协委员408人,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精英,真正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许多新委员第一次参加全会,就提交了高质量的提案和信息,在分组讨论和大会发言中发表了真知灼见。彭兴业主席经常讲,海淀政协的委员‘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来是满天星’。这话用在九届区政协委员的身上,格外地贴切和形象”,一直在政协会议上忙碌的吴宝华秘书长委员,看到了一支“专业层次高,自身素质高,履行职能的水平更高”的新一届委员队伍。
对于今后工作,他表示,“政协机关团队高效优质的服务工作是委员更好地履行职能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障。所谓‘机关搭台,委员唱戏’,新一届政协机关,将更加充分地依靠委员,尊重委员,关心委员,服务委员,通过积极高效的服务工作,为广大委员在政协积极履职、议政建言、展示风采、发挥才干、建功立业,搭建良好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九届区政协机关将一如既往地在提高机关干部政务服务能力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深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健康型和务实型“六型”机关建设。充分发挥新成立的委员工作室和信息工作室的作用,全面完善委员履职服务与管理制度,加强“电子政协”建设,完善网站功能,建立微博群,推进委员网络履职,以机关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委员履行职能提供坚实的保障。
(来源:海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