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9-0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科技部等多个部门表示,将合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全方位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在银行信贷收紧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压力。
全国工商联近期对17个省市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次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对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科技部等多个部门表示,下一阶段,将合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全方位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
上半年中小企业信贷增速未减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信贷资金偏紧的情况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截至今年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9.7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9% ,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 9 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累计新增 8659 亿元,已经连续3年实现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的“两个不低于”目标。
此外,截至今年 6 月末,共有 160 家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113.67 亿元;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3366 家,贷款余额达2875 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表示,今年上半年,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总量向常态回归的情况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增速和占比均有所上升。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引导、促进金融机构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和投放节奏,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扩大“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并加大了对节能减排、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积极推进和完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全面提高信贷政策导向力,研究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和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
近年来,我国金融部门多措并举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一是加强信贷政策指导,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合理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扎实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通知》,引导督促金融机构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确保中小企业贷款的合理增长。二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探索发展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方式。大力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陆续推出了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一系列债券融资工具。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加大对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四是积极推动征信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信息1787万家。
中小企业面临多重压力
针对近期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分析。吴显亭表示,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中小企业订单和销售情况基本面没有实质性变化,生产经营总体平稳,没有出现部分媒体反映的中小企业“倒闭潮”现象。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9%,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 2.5 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5.4和116.8,比第一季度分别提高1.9和2.7。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发布的《 2011 年第二季度全国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的出口订单指数止跌回升,较第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至52.5%。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五方面:一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高于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二是劳动用工成本上涨较快。各省中小企业工资涨幅普遍在10%-30%之间。三是用电紧张问题在局部地区明显加剧。部分省市已有一些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拉闸限电。四是在货币条件回归常态的过程中,信贷需求的满足难以维持前两年的宽松状态,大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客观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全国看,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满足存在不平衡性。五是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利率上升较快,推升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国银监会在对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融资难不是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的压力要大于融资压力。”中国银监会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张小松表示,中国银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前四位分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汇率上浮。
吴显亭认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多重原因造成的,除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冲击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在信贷宽松时扩张速度过快,投资惯性使其在资金紧张时期备感“缺钱”。
解决融资难需多方合力
《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我国企业仍然有较强的调整适应能力,总体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还是好的。
业内专家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来讲,要依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金融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今年上半年,针对全国部分地区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突出问题,科技部组织部分国家高新区、科技担保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申报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专题调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
近期,科技部将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部门加快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探索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吴显亭表示,中小企业融资完全靠贷款肯定很难完全满足需求,应该通过直接融资等多种渠道,多方面拓宽融资来源。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角度来讲,一是加快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指导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先后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对中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供绿色通道。二是稳步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为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实践经验。国务院已经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继续扩大试点,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三是针对国内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比较多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发布《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以来,主要是通过财政贴息和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四是积极指导、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推出不同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五是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作,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以及场外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拓宽融资渠道。
业内专家建议,全面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需要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通过财政、税收、民间资金等多方联动,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