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5-26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旨在介绍北京发展成就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的“留德海外学人聚贤会”5月22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北京市外事办公室、侨务办公室及中关村管委会、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承办。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锡文率团出席了聚贤会,并热诚欢迎德国的高层次人才到北京圆梦。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总领事马晋生、教育领事戴继强,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孟立秋以及来自汽车、软件、金融等领域的200多名华人专业人士,社团组织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马晋生总领事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自己的发展进行“人才战”。即使像德国这样的科技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吸引和招纳人才的问题。德国集聚了一大批掌握这先进科学技术的留德学人,他们具有爱国心,并通过不同层次开展为国服务。目前,中国将引进人才纳入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他鼓励大家抓住机遇,将自己的才能纳入到民族复兴的大业中去。
吕锡文部长表示,北京代表团来慕尼黑是慕名而来,慕尼黑地区的很多跨国企业与北京有业务往来,聚集了大批华人高级人才。她介绍说,北京正在加快发展,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信息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比较突出。2010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通过筹办第29届奥运会,北京的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市民素质、文明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现代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的北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发挥作用。为了吸引海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回国,2008年底,国家实施了“千人计划”,2009年6月,北京实施了“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北京地区有311人入选“千人计划”,有163人入选“海聚工程”,专业领域涉及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能源、新材料等。
她大力推介了北京的中关村人才特区,指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作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正在全面建设人才特区,实行特殊政策,打造特殊平台,凝聚高端人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232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聚集了大量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国家和北京市在股权激励、科技经费使用、重大项目资金支持及人才落户、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明确了特殊政策,对人才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广聚高端研发基地、科研机构、重大科技专项、新兴产业项目的“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正在成为人才特区的两大重要发展极。海外学人在北京具有广阔的事业平台,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她最后表示,北京市愿意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建设适合海外人才发展的环境,同时将与广大海外学人、华人社团组织保持长期联系,支持海外学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北京的建设。
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权忠宪代表旅德学人对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团结留德学人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决心。他同时提醒除了重视科技领军人物的招揽,也要重视新生代的培养和帮助,他们将是未来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李石柱介绍了中关村的情况,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徐井宏介绍了清华科技园的情况。中国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工学博士、德威华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国文介绍了自己在中国的创业经验。
会上,吕锡文部长与马晋生总领事共同为中关村驻德国联络处揭牌。此前,为更好地联系服务海外学人,中关村已在硅谷、华盛顿、伦敦、多伦多、东京等地区建立了5个驻外联络处,这些联络处将宣传北京的发展情况和人才政策,了解海外人才信息,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北京市侨办、中关村管委会、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等三家单位与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签署了《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书》。
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闫成主持了聚贤会。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林克庆、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王少锋等出席了聚贤会。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协办了该次活动。
据悉,今年5月13日,北京市面向海外发布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专项计划,全市共有436个岗位面向海外学人虚位以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北京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将在北京找到事业平台,施展才华。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