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4-2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狠下功夫、力求突破,让科技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让创新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日前在清华创新论坛上表示。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由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清华科技园联合承办的清华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以“创新——梦想与使命”为主题,来自政府、高校、园区、企业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就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搭建创新平台,推进区域创新、企业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要的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科学论文数量均名列世界前三甲,并取得了超级杂交水稻、载人航天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量科技研究都是以理论为主,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并不多,引领潮流的更少。我国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华建敏指出,从国内看,近几年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依靠人力资源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从全球来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在发展战略上都遵循了相同的准则,即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先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制高点,争取竞争优势。
“5年前,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现在离这一目标还有10年时间。在新的形势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经济转型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紧迫。”华建敏表示。
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华建敏表示,我国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已经有20多年,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壮大,二是研发经费持续快速增长,三是企业用于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大。
多年来,我国企业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总体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缺乏核心技术、缺少创新能力、缺少知名品牌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这导致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缺乏引导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对此,华建敏表示,我国要采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政府要鼓励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强度;其次,要真正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第三,要加大政府对企业研发的实际投入;第四,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社会技术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同时也是创新收益的主体。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介绍说,经过多年的探索,一个产学研相结合、孵化创业企业、推动区域自主创新的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正在清华大学逐渐形成。目前清华科技园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用创新服务社会的一个窗口和平台,清华科技园的探索表明,大学可以将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起到基础性和生力军的作用。
在此次论坛举办期间,清华科技园·启迪创业学院宣告成立,中关村企业家100俱乐部正式揭牌,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创新型企业案例》、《国际创新型城市案例研究》正式对外公布。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