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3-28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以“发明创新 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移动G3杯”暨第五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日前鸣金,经过专家评选和网上投票,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项、金奖19项、银奖30项、铜奖60项、优秀奖517项。
据北京发明协会理事长曹凤国介绍,历时11个月的第五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收到了来自全国26个省市地区的1037项发明项目,其中个人参赛项目778项,占报名总数的74.9%,单位参赛项目259项,占报名总数的25.1%。大赛被誉为“全民创新的广阔舞台,民间发明的星光大道”。
本届参赛项目所属技术领域宽泛,涉及低碳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城市建设、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但大部分集中在首都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仅低碳环保类项目就占整个大赛项目的30.8%;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类项目占16.8%;电子信息类项目占14.9%;生物医药类44项,新材料类25项,都市型现代农业类23项。项目内容极具时代气息,且科技含量高。其中有一批高水平前沿科技成果的项目,例如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参赛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彭志民、赵健飞两人参赛的“外滤式袋式除尘器及其清灰方法”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发明专利二等奖。
参赛项目中专利项目占参赛项目的62.21%。其中发明专利项目占专利总数的46.85%,实用新型专利项目占专利总数的52.41%。非职务发明项目占发明项目总数的76.50%。
曹凤国告诉记者,个人项目大都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像手扶电动多功能爬楼轮椅、功能性防虫窗纱、安全快速逃生窗、按钮(旋转)升降式电源插座板、地沟油鉴别、老人身体状态监测装置、空气加湿人造花、带有自清洁的套桶洗衣机、半自动试套袋垃圾桶、家庭综合发电装置等发明。“民间草根发明”与“正规军”同台竞技,优于贴近生活,胜于巧思妙想。
民间参赛人对发明充满兴趣,他们喜欢发明,热爱发明,对发明有瘾。他们自掏腰包搞发明,本届大赛中,民间投资(含个人和民营企业)就达8000万元。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