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中技所 知识产权交易的试验田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1-1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一份来自汤姆森路透集团的报告,2011年,中国年度专利申请总量将超过日本和美国。在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郭书贵的眼中,中国虽然有着大量技术专利,但是,技术专利转化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北京,坐拥丰富的科研成果、众多急需专利技术支撑自身发展的企业,以及为数不少的技术转让中介机构;但是仍有大量科研成果尘封在档案袋中。是什么阻碍了知识产权的流通转让?如何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中国技术交易所不久前举办的一场技术专利拍卖会,或许能够让人们获得一些启发。

北京敲响技术专利拍卖第一槌

“2万元,第一次!2.5万元,这位先生加到了2.5万元。后排那位女士,3万元,有没有人再加?好,前排先生举牌,3.5万元,有人叫价吗?”

“好,这位女士又举牌了,4万元。4.5万元!前排这位先生出价4.5万元,看来他并不想放弃。4.5万元,第一次!4.5万元,第二次!4.5万元,最后一次!成交!”

这是日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专场拍卖会”上的一个片段。

当天70项中科院计算所所有的无线通信、物联网等领域专利技术竞拍标的,包括8个专利包(共28项专利)、38项有底价专利和24项无底价专利,共有28项标的成功拍出,总成交金额近300万元,拍卖成交率达到41%。

郭书贵心情大好,情不自禁地抬高嗓门说道:“成交率太高了,可以说是罕见。”他的兴奋是有道理的。因为不久前印度举办了一次专利拍卖,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中技所是北京地区首次通过市场化竞价交易方式,实现技术知识产权专利流转。能取得四成的成交率可谓旗开得胜。

其实,对于技术拍卖这个词,许多人还比较陌生。

中国技术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告诉记者,采用拍卖的方式进行技术转移起步较晚、尚属新生事物。但是,它的发展势头可不小觑,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市场普遍认同,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如美国的Ocean Tomo(欧森托玛)开始定期组织专利拍卖活动,美国的航天航空局(NASA)也采用过拍卖的方式来将其专利向企业进行快速转移。今年,印度举行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专利拍卖活动。

“专利拍卖作为一种技术转移的市场化行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专利拍卖较一般的实物及股权拍卖更为复杂,也正因为如此,专利拍卖的成交率也很低。这次中国技术交易所的拍卖会成交率超过了40%,显示出了北京地区对专利交易市场旺盛的内在需求。”熊焰说。

选择拍卖既是探索也是无奈。

“选择技术拍卖是我们在知识产权流转中的一次探索,”郭书贵说,但其背后,却是现实中的无奈––传统的知识产权转化模式成功率低。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用“冰火两重天”形容恐怕不为过。一方面专利申请数量高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成功转化率却很低。

不久前,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2011年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将会超越日本和美国。

汤姆森路透集团2010年10月发布的一份知识产权分析报告预计,到2011年,中国将在专利活动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年度专利申请总量将超过日本和美国。这份名为《专利在中国II:中国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报告指出,2003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的专利总量年增长率为26.1%,而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美国的年增长率只有5.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rnation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甚至在2008年这样评价––得益于中国,全球专利申请量才不至于出现零增长。因为2008年世界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率创出新低,日本和韩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同比下降1.3%和1.1%。美国的专利申请增长率为零;而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却增加了18.2%。

目前可供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达到97万件,比上年增长17.9%,而且其中国内专利的申请量同比增长达到22.4%。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专利积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6月30日,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11.8万件,相比2009年的统计数据,增长近13.3万件。

身处信息技术领域第一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对这一切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所每年有200项新的科研专利诞生,目前已经累积了千余项专利,”他说,这些专利都成了“死专利”,没有实现产业化。据他估算,全国各行各业每年申请的专利数万件,其中,绝大部分都没有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没有发挥出科研成果应有的价值。

“由于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科研院所也吃了许多‘闷亏’,每年投入大笔资金研究出来的技术难以产业化,”李国杰比喻说,“转移不出去的专利,其实就是一张废纸。这是对科技资源的浪费。”

但另一面,许多企业正在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专利技术而苦恼。

一位当天参与竞拍的企业代表说:“有时候一个关键性技术我们苦于多年不能破解,耽误我们很多时间和成本,其实很多技术都在科研院所和大学中,他们又不以此为盈利,关键是社会上缺少一个连接技术供应和需求方的大平台,让想出钱的企业找到门道花钱。”

郭书贵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技术交易主要采用协议交易、谈判交易等传统方式,一些业内人士戏称为“隐性交易”,原因在于这些交易多是通过朋友、圈子介绍,专利所有方和使用方之间一对一的谈判,交易转让期间效益低、时间长、成本高,费时又费力。“这次中技所之所以敢于探索,正是因为我们对当前国内技术交易市场进行了长期观察得出的判断。”

专利交易方式要敢于先行先试

“中国不是没有技术市场,也不是没有技术交易所,但是北京市政府为什么又要建立中国技术交易所?因为技术市场虽然发展多年,但是依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仍有大量科技资源闲置,”郭书贵说,尤其对于中关村而言,大力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物联网、生物医药,因其高风险性、价值难以被评估等行业特点,始终在知识产权转化过程中存在一些瓶颈。所以,希望中技所能在专利技术交易中探索更多的方式,促进专利产业化。

正是因为市场有着潜在的供求需要,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出发,探索出一种供求双方有效对接的平台。熊焰告诉记者,早在中技所成立不久,市委领导在视察中技所时就提出,要积极创新技术交易服务模式,大胆探索通过拍卖的方式来推动技术交易。

2009年8月成立的中国技术交易所,从一诞生就铆足了劲要在知识产权交易领域先试先行。成立仅半个月后,扬子江药业集团以5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天津药物研究院的新药盐酸马尼地平及片技术项目,成为中技所成交的第一单交易。不久前,他们又成功转让“龙加通络胶囊”技术,交易金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创下了历年来6类中药项目成交价格之最。

能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中技所做足了“内功”––不急于开展业务,而是先搭建平台。如今,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Intellectual Property Onestop Service,简称“IPOS平台”)已正式上线。IPOS平台作为第四方独立平台,汇聚了国内外知识产权数据提供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培训机构等中介服务资源。可以说,IPOS平台整合了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尤其对于高科技企业,每个行业专业的业内人士为知识产权供求双方提供了最有效的帮助。小到资金汇款结算、大到“专利标引”、“动态监测”、“纠纷档案”等,IPOS成为中技所开展知识产权交易的杀手锏。

“这次拍卖会的成功,是对我们的一次鼓舞。”郭书贵说,未来,中技所还要将进行更为大胆的探索,将专利技术拍卖搬到网络上进行,“我们之前在网络上就进行过奥运缶的拍卖,所以网上拍卖是一个已经实现的交易方式,我们会在2011年尝试将专利技术搬到网络上,这样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上了解专利细节、扩大专利拍卖影响力和成功率。”

李国杰告诉记者:“以往很多企业对于专利的需求往往是以专利作为上市的门面,需求企业也不多,像华为这样的大型企业之前也与我们进行过合作,但都停留在将科研人员请到华为做研究的层面。现在我们跟华为进行了合作会谈,将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上升到战略合作的层次。通过拍卖会,我们看到了企业对技术需求的增加,我们意识到作为技术生产者的计算所不仅要完成国家科研任务,还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生产专利,让我们的技术接受市场检验”。

(来源:北京商报)



上一篇:腾讯投资1500万携手清华共建联合实验室
下一篇:中关村担保去年担保规模突破百亿元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