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12-1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积极推动重大科技研发与转移转化项目在京落户,中科院与北京市新一轮牵手合作的时间定格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
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在中关村科学城、南北两个高端产业聚集区、怀柔科教产业园的建设中,致力于重大项目落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院市合作这样一路走来。
院市紧密联动,加快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建设,转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引领作用和规模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借力重大项目落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首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了首都产业的矫健“转身”。
重大项目为产业优化升级添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力是高新技术产业,两翼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
2009年,中关村示范区共落地重大项目68个,总投资约1800亿元,一批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落户北京。
中科院化学所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彻底解决了印刷制版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耗费问题,加快了印刷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进程,未来将打造百亿元的产业链。
项目负责人宋延林拿着一份《京郊日报》告诉记者,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已在北京日报社印刷厂进行3个多月的现场制版印刷试点,虽然从“外观”上难以分辨与其他报纸有多大区别,但该技术对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今年,绿色制版技术迈出产业化的关键步骤:不仅完成了中试线建设,开发出首台绿色制版商业用样机,还实现了相关专利的覆盖,形成包括材料、设备、软件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印刷”的标准体系。在怀柔雁栖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将开始正式推广应用。
今年4月,一批以研发、中试、孵化为主的高端产业化重大项目在中关村北部产业聚集区落户。项目覆盖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其中,仅龙芯产业园、曙光研发中心、激光显示产业园3个产业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收入就达50亿元。
近年来,中科院的诸多高尖端项目加速在北京集聚,并一度呈“井喷”态势。这些项目或涉及国际科技前沿及产业发展重大领域,或关系社会民生、区域发展,囊括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
虽然这些项目所处领域各异、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程度不同,但都代表着高新技术在国家重大领域及战略性需求方面的积极探索,将为北京市调结构、促转变、保民生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和产业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2006-2009年,北京市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项目达1107个,企业新增收入175亿元,2009年产业应用类项目中有173个实现效益,产生销售收入54.7亿元。
新兴产业主力军作用显现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撼动着全球经济纠结的根基,另一方面也为新一轮经济创新的破土出芽挤出空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科院全力支撑,北京市抢滩登陆,围绕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移动互联网、低碳技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空间信息等领域共同谋划布局,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凸显。
被业界称为“人类视觉史上的革命”的激光显示技术,代表着显示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2006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开始部署激光显示实用化技术研究,并成立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激光显示光源模组的研发、生产、销售,为电视机、投影机、放映机等终端产品生产厂家提供关键核心模组和激光显示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作为国内最大的激光显示研发、生产企业,中视中科拥有激光显示专利140项,占世界激光显示专利的10%,排名居世界前三。企业的目标是在未来3年实现30亿元的产值,同时拉动国内数百亿元的激光显示产业链。
中视中科董事长贾中达表示,国外企业一直觊觎中视中科的专利技术,或设置陷阱,或妄图通过参股等方式进入公司,但被公司拒绝。中视中科始终信奉“守土有责”的信念,坚持发展激光显示的自主技术和民族品牌。
自2006年新一轮院市合作协议签署以来,共建超级计算中心的构想就被提出,2009年6月,该项目被正式纳入怀柔科教产业园的建设范畴,构想终成现实。
超级云计算是以云的方式架构、运营超级计算系统,并以云的方式提供服务。“超级云计算通过其高技术的应用服务,将数十倍、数百倍地提升企事业机构的运营和研发效率,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吕海峰表示,云计算及其相关产业未来将是一个近万亿元的大市场,而超级云计算则在其中占据重要份额。
依托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拥有的雄厚资源,筹建中的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将致力于最大限度满足北京市的超级计算需求,未来还希望与北京市共同建设符合世界城市定位的国家超级云计算平台。
据了解,目前国外对超级云计算的需求日益增加,涉及领域则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金融、地球物理、信息服务、能源、互联网等。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汽车、机电、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对超级计算均有较大需求。2009年,北京对于超级计算的需求已经达到800万亿次,主要集中在科研领域。而未来两三年的总需求将不低于2000万亿次。可以预见,一个以超级计算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即将崛起。
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市已然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抢得先机。在中关村示范区,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持续引进、转化、落地一批中科院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依托中关村打造创新高地
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中关村,截至2009年,其一区十园的总收入超过1.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40%以上。20余年的中关村发展史,凸显了科技创新在产业演进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程中,中关村始终承担着“火车头”的角色。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关村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高技术服务业为主的庞大的产业群,其中许多产业的规模在全国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具有领先水平。
同时,中关村继续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区的优势,通过与中科院等院所高校合作,共同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9年,中关村企业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00余个,涉及13个民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11项,获得国家资助数量、金额均居全国首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1-9月,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及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20.6%,全年有望达到24%,将高于去年的23.6%。同期,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0763亿元,同比增长24%。中关村企业继续领跑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期,中科院、北京市将加快实施CG动画电影、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肿瘤诊疗重大装备等一批产业化项目落地转化,并推动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技术、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全固态激光器、民用核技术等多项重大产业化项目获得政府股权投资,围绕中关村示范区及怀柔科技产业园建设,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及环境,为科技项目在北京的快速产业化提供支撑。
(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