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科学时报:院市共建技术转移平台 多渠道服务企业创新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12-1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市场、中介机构三大主体缺一不可。然而即使在三者具备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持久有效的合作机制、较为成熟项目的支撑以及经验丰富的工作团队,产业化之路往往变得遥遥无期。

基于中科院与北京市在成果转化方面的迫切需求,院市双方通过搭建互为渗透、相互促进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资源共享及成果转化平台、创新服务驿站等方式,实现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模式,从而为北京及京外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贴切的创新服务。

“北京中心”延伸院地合作成果

作为中科院北京分院院地合作功能的延伸,由中科院北京分院与中关村管委会共建的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简称北京中心),以在北京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为重点,重点服务中科院科技成果在北京市落地。

近年来,北京中心重点推动激光显示技术、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化项目、大型复杂激光显示器产业化项目、CG电影动漫产业化项目等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撑了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北京中心作为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不仅活跃于中关村示范区内的企业,还与全国许多地方展开密切协作,将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辐射全国。

2004年,作为技术转移体制机制创新的初期探索,北京中心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建中自孵化园(器),通过在研究所设立实体公司,推动中科院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其在自动化所的CG电影动漫产业化项目落户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中心的工作机制,可以理解为“平台、服务、转移、品牌”四大核心词,其宗旨则是“创新技术转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据北京中心主任李静介绍,截至今年9月,中心已累计向北京市推荐30余项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推进和引导10余项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及产业化。其中包括人肌母细胞研究、生产及碳化硅器件研发两项重大国际科技成果。

围绕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和产业化项目,北京中心还积极探索建立保障服务机制、发现和筛选机制、对接和推荐机制、投融资及股权激励促进机制。其中,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等投融资机构建立技术和资本的对接机制,借助政府股权投资政策,为重大项目在京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借助中科院的高端人才优势,北京中心还尝试建立了“资本+科技+人才”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模式,吸引社会投资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并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做到从市场角度遴选、管理、投资科技成果,也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注入新的资本力量。

科技资源平台成为技术转移重要载体

2006年6月,由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四方共建的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正式向中关村企业开放。该平台集合了14家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参加,通过向企业开放科技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摸索出一条新路。

截至2009年,中科院通过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等方式,与中关村示范区内企业展开各类科技合作项目合同金额达9.6亿元,对整合、共享北京科技资源,实现企业科技研发需求与科技资源供给的有效对接,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在功能上的“延伸”,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则是“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旨在聚拢首都各类创新资源,促进中科院重大专利成果在京转化,并推动中科院科技资源向北京市企业全面开放共享。

2009年6月,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北京市科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这是院市合作又一新的探索。

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集纳了中科院京区13家院所的15.6亿元科技条件资源向社会开放,占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总量的1/5强。2009年,基地服务企业和院所4600多次,涉及企业379家,合同额1.76亿元,促成所企合作60项,合同金额达5000多万元。

2005年4月,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北京市工业促进局联手共建北京工业技术支撑与产业促进平台,以攻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课题为目标,以与大型企业全面合作为重要内容,重点推动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该平台成立以来,已先后组织中科院20多个研究所,与北京燕山石化等10多家重点企业实施对接,已有10个研究所与北京市8个重大企业签署10项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5亿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将为企业带来10亿元的经济效益。

其中,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与中科院5家研究所共同实施的“油品在线优化自动调合”、“油品脱烷酸”、“催化法生产乙二醇”等4个重大科技项目,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项目完成后每年将给企业带来3亿元的经济效益。

目前,该平台已在北京燕山石化、红星股份、京东方等北京重点企业建立了专业子平台,初步探索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转移新体制与新机制。

创新驿站搭建跨区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借鉴欧盟创新驿站的成功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驿站建设试点今年展开。北京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确定了以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简称技术交易中心)作为区域站点、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为基层站点的模式。

中国创新驿站是集成利用科技中介服务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同时也是企业的创新支持系统。

技术交易中心主任牛近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驿站其实是通过组织创新服务的方式,解决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难点,让企业在技术升级环节和发展中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创新驿站建设,技术交易中心将依托政府资源,运用市场手段,辅之以强有力的组织(如创新服务联盟)作用,在北京地区技术转移行业占据优势位置。

据了解,2009年,技术交易中心及其下属的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共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项目1万余项,技术交易额达146亿元,成为服务量快速增长的一年。

北京中心作为两个创新驿站基层站点之一,背靠中科院在科研装备、队伍、成果、信息等创新要素上积淀,在为重大项目、重点行业服务,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高端项目成果转化服务方面,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另据记者获悉,今年1-10月,北京地区技术交易额达12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占全国技术交易额的45%,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来源:科学时报)



上一篇:科学时报:借力大项目落地首都产业矫健“转身”
下一篇:超图软件:做“中国智造”的跨国软件企业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