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2-0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中关村是广义的,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中国最大的科技园区。我把这称为‘中关村现象’和‘中关村奇迹’。
为什么中关村能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的聚集地?一是这里拥有最优秀、最高质量的人才,二是拥有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三就是规模经济,加速各类劳动力,企业家、科技人才、各类资本以及货物服务、创新活动思想、思维创意在这个地区聚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关村20年前还只是有少数几个科技人员的创业,而20年后就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园区的原因。”
中国经济起飞30年
《中关村》: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发30年。许多年以来,我们都在谈北京是“世界革命中心”和“政治中心”,可是如今谈论更多的是北京已经成为“经济中心”,这个观念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胡鞍钢: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发展从1978年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持续到2002年;从版图看,形成了“井字型”结构,二竖:大连到湛江,京广线,二横:长江三角洲,陇海线。在“井字型”中有三个龙头:以北京、天津为首的黄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个是南部沿海地区,以广东,香港,深圳为中心。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占到了43%的GDP,70%的贸易量,是整个中国的经济精华,是开放前沿,是区域一体化的所在之地。不久就会构成三大城市群,到2012年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也就是“聚集效应”。将人才要素、高等教育要素、资本要素、科技要素、知识要素聚集在一起,都会成为代表三大城市群的知识高度。
将北京和纽约进行比较。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在校生最多的是纽约,人数是60万,现在北京已经有73万在校生。北京已经不仅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而且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本科以上人口纽约一直以来是最多的,但最新数据是北京超过了纽约。从研究生和专业人口看,还是纽约最多,主要集中在华尔街。
北京也是很重要的金融中心。北京的实际生活质量要比人们想象的高。北京的人口住宅面积(自有房率)比纽约要高。大城市还有一个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标,即HDI。由三个指标构成,一是人均购买力,二是教育指标,成人识字率,三级入学率。三是健康指标。北京的指标是比较高的,世界排名是29位,将来可能会进入前20名。第一,从人口看,北京已经达到了1500万人,将来可能是1700万人,目前已经达到了大城市的人口水平。二是本身的产业特性,使得北京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高于上海和其他地区,比例在迅速提高,北京成为全国服务业的中心、全国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业中心、信息产业中心、商务服务业中心、全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中心。
《中关村》:如何理解“北京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这个提法?
胡鞍钢:从航空进出人员来看,北京已经成为亚洲的航空运输港之一。由此可见北京是靠服务业来发展的,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强势发展路线的。从北京市本身来看:北京核心区的新四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朝阳区)和拓展中的老四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3%,这个地区产业结构构成完全是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业占90%以上,从业人占80%以上。精华就在这8个区发展服务业,而不是在耗水高、污染高、耗能高的产业。
北京成为创新的聚集地
《中关村》:北京的发展为外界赞叹,经过奥运会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了北京的现代都市形象。
胡鞍钢:发展服务业使得北京成为世界级现代服务业中心之一。“龙抬头”最主要就是要现代服务业带动现代制造业,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样才能辐射到全国。如今北京已经成为全国技术贸易市场的第一位,60%的产品通过此传输到全国形成所谓的规模经济。北京的发展既是压缩饼干式的又是跨越式的,例如,1989年城市人口约179万人,只相当于纽约1820年的城市人口;到1956年北京达到328万人,相当于纽约1900年的人口;到1993年突破了700万人,相当于纽约1940年的人口;现在纽约2007是827万人,北京接近1400万,这个数字远高于纽约。纽约建成现在世界中心城市经历了100多年时间,但是北京作为现代城市,成长到今天就是60年,我们比其他国家时间要短得多。
北京是世界高校在校生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干部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的都市。类似于纽约,华尔街是人才中心,百脑汇是戏剧中心等。大城市应该是人才和技术以及观念创新的聚集地。由此可见,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令人惊叹的。
《中关村》:您怎样看待北京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口呢?
胡鞍钢: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定是大规模移民的城市。这也解释了城市人口的大增长。根据人口统计数据表明,人口迁移都是向资源丰富地区的转移。这是因为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和工作人口年龄在提高。今天北京人可能大部分是外地人,就像美国大部分人口也是各个国家移民过去的一样。北京就像是美国,人才的流动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也因为现在北京具备了强大的吸引人才的能力。
《中关村》:北京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他在中国到底占什么位置,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胡鞍钢:到2020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2010年我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但进口要小于美国,所以要到2020年才是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就需要世界级的城市群,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三个龙头。这三个地方的崛起就是我们所说的“龙抬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北京的发展是使得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受益的,结果也是越来越明显,希望北京继续发挥这个龙头的作用。
从“中关村现象”到“中关村奇迹”
《中关村》:您见证了中关村的发展历程。2008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有多种回顾和解读的视角,从经济学上怎么看?
胡鞍钢:1988年我从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当时在北京重大的事件就是建立了高新技术实验区,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关村了。中关村是广义的,我们现在把它变成了中国最大的科技园区,我把他称为“中关村现象”和“中关村奇迹”。
对中关村最新的理论解释是,一个地区发展好坏取决于地区要素的形成。为什么中关村能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的聚集地之一?一是这里拥有最优秀的、最高质量的人才,二是拥有最具竞争力的企业。2000年以来,中关村企业年平均增长率19%,估计这也是世界最高的。其中私企是32.6%。第二类是专业化,通过专业分工提高了经济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相当于北京GDP比重的18%,成为高技术制造业中心。二是技术贸易专业化,现在中关村技术贸易额占了全国贸易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不仅在中国也在向国外输出。三就是规模经济,就是加速各类劳动力、企业家、科技人才、各类资本以及货物服务、新活动思想、思维创意在这个地区聚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关村20年前还只是少数几个科技人员的创业,而20年后却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的的原因。2007年中关村的工贸技收入就超过了9000亿元。
中关村的迅速发展比硅谷的规模要大得多,不仅从全部销售收入、创业人员来看,还是对中国的贡献来说都是最大的。从经济角度说在单位面积上中关村的产出是最高的,符合我们所说的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益和我们的规模经济、要素的流动驱动了整个中关村的发展,创造了中关村的发展奇迹。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给出的一个解释。我个人来看,中关村形成了示范效应,在中国的城市应该形成“中关村模式”的聚集效应地区。
《中关村》:当年沿海经济开发的时候是“深圳模式”,“中关村模式”的产生也是改革开发中最大的发现。
胡鞍钢:因为改革开放后初期不可能是一下子全部对外开放,所以就有了“深圳模式”。开放十年后党中央就决定了要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开始体制改革。就有了所谓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始评价不好,说是“骗子一条街”。1988年后,建立了中关村科技试验园,给了很多优惠政策,成了今天意义上的“中国硅谷”。10多年前我们去东京所谓的“硅谷”,看到很多各种质量好、价格便宜、品种多的电子产品,但是现在已不能与中关村的电子产品卖场相比了。很多人都会去中关村采购质优价廉的电子产品,也就说明中关村现在已经是科技中心和商贸中心了。现在我们力求把中关村打造成为世界的商贸中心。
《中关村》:随着中关村的出现逐渐发展,一些区域也慢慢开始发展了一些高档的商场和外国的商务中心。
胡鞍钢:北京贸易中心的发展模式是不同于纽约曼哈顿的,曼哈顿就是商业中心,面积小但是很多的商贸大楼集中在此。而深圳,上海,广州基本上是依托于大城市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若干聚集效应,在海淀区主要是靠科技人才发展模式。在东部一直是对外的机构和跨国公司,就形成了一个模式。特别是北京不是像曼哈顿那样单独地区形成CDP,可能还会形成多个。但是越是聚集、越是发展的地方,就是交通越堵塞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北京就应该想办法建立适宜人工作,生活,旅游的中心,形成宜居的旅游城市。
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问题
《中关村》:城市的发展越快越强,就必然要付出更多代价,包括很多有形无形成本的付出,您怎么看?
胡鞍钢:这取决于几个条件,一是有没有灵活的制度,二取决于公共交通,三就是这个地区发展特别是老新四区的核心发展应该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当然也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餐饮服务业、商贸业。尽可能把这八区的制造业转移出去。我们只能在发展中不断的解决那些不科学的问题。
《中关村》:回到人才问题上。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历了“出国潮”和“归国潮”。
胡鞍钢:根据新的计算和统计,从1978年开始现在已出国人员有121万,如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陆续回国了。中关村的数据来看,2000年吸引1975名留学人员回国,到2007年吸引留学回国人员达到了9527人,是2000年的4.8倍。这反映了我国是越来越开放的。中国越发展给人才创造的机遇也越多,越开放就会拥有更多的吸引力。
《中关村》:有人说,经济地位决定了话语权。您是怎样看待这句话的呢?
胡鞍钢:讲话是凭实力的,实力就包括经济实力和其他的实力,但是主要是经济实力。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被世人所认同,而这一次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就让世界为之一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文化实力,也就是软实力,这也是实力的一种。
《中关村》:北京在发展过程中有那些问题,需要怎样对待?
胡鞍钢:目前北京发展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差距,北京是干旱地区,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是不能和一些国外大城市相比的。特别是现在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问题也凸显了,这个矛盾是十分突出的。怎样使北京实行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问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整个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包括公共服务、收入的差异和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等一系列问题。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北京就要做到三个率先:要在2020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康社会,率先构建出绿色城市,率先构建成和谐社会。
链接:
胡鞍钢,祖籍浙江省嘉善县,1953年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撰写的《国情报告》为中国高层所关注,多次应中国政府有关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1991年被中国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学者”。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还获福特基金会“中国经济研究”资助。2000年主持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选为特优项目。2001年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获清华大学“百人计划”资助者。
(来源:中关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