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8-0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此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从2000年10月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距今已经10年。在这10年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也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并指明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北京、深圳、湖南等地也纷纷制定了文化产业专项规划。
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进入2010年,数字技术、“三网融合”一路高歌而进,一轮新的增长眉目渐清。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文化产业,该如何有效引导,实现健康发展?带着相关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步入“黄金期”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后,来自政府的扶持举措接连不断。“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陈少峰认为,这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待:
首先,我国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今年出台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直指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各地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有些地方也将其列为支柱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有利环境和政策支持。
“民营资本在积极进入。”陈少峰说,有关部门和地区正在着手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并在着手推进文化企业股权交易和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交易。目前,有很多民间资本正在参与募集资金成立文化产业基金。“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对某个文化产业园进行规划,那里会成立一个专项文化产业基金。”
其次,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逐步厘清。文化体制改革把资源和能量都释放出来,大量具有经营性潜力的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和商业模式,把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第三,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逐渐形成规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21.5%,占GDP的比重为2.45%;2007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大概在6412亿元,比2006年增长18.4%,占GDP的比重为2.6%。同比增长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陈少峰的研究表明,实际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可能还要高于上述数据。目前,一批企业脱颖而出,已经上市或正在准备上市,这些企业还能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和相关的产业配套。
明确“落脚点”
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的新型产业,符合当前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居民消费、优化出口结构的要求。但由于我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从近几年各地涉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有些地区编制规划是出于“人有我也有”,有些地区则是“蜻蜓点水”,甚至个别地区是“人云亦云”。
陈少峰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认清规律:
第一,文化产业的落脚点是产业,所以,产业集聚、产业链、产业人才、企业规模、税收和效益等都应是优先考虑的问题,然后才是文化本身的属性。
第二,文化产业中的首要人才是商业人才,而艺术人才要为商业人才服务。
第三,传统文化及艺术本身只是产业发展中的元素,产业的主体是企业。只用元素而不搞经营,不符合产业规律。
第四,要认清产品的消费对象。现代人的文化消费产品具有节奏快、娱乐性强、体验性强,参与性强,时尚感强,甚至是指向未来等特点,传统文化要想在文化产业中发展起来,必须加入这些元素。比如,杂技就要增强娱乐性、体验性。
第五,要着重扶持民营企业。文化产业“走出去”离不开民营企业,跨国兼并是文化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一种途径,而通常说来,让外资文化企业接受被兼并到别国的“国家队”中,难度不小。
陈少峰表示,当前文化产业最显著的趋势是数字化,以及新媒体迅速发展。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基数大,而且文化消费人口在增加,文化消费支出占比也逐步增加。“很多电信企业都快变成传媒公司了。”陈少峰说,今年一季度我国电信企业的营业额中,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已经达到3400亿元左右,占电信服务收入的43.7%。他提出,接下来的两年,文化服务的内容将会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另外,“网络平台”也将为许多企业提供新的模式选择和资源整合途径。
着力“争上游”
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划分为这样一幅“层级图”――以新闻、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为内容的核心层;以互联网、游览景区文化服务等为内容的外围层;以文具、玩具、光盘等为内容的相关层。近几年出版的传媒产业报告,也大体按照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内容细分作为文化产业结构的分析依据。
但是,陈少峰却并不太认同这种结构分析方式。他认为,应该按照产业链结构将文化产业划分为3大块:上游是内容;中游是为内容传播提供渠道的媒体和广告服务;下游是延伸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三大块构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陈少峰说,文化产业中的“制造”部分占比较大,比如工艺美术、玩具等,但内容方面创造的价值占比较小。我国文化制造业出口贸易顺差达到数百亿美元,但内容产业的贸易逆差还比较明显。
那么,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呢?陈少峰认为应当双管齐下。
一方面,要鼓励创新、保护创新
鼓励经营知识产权,推动内容和渠道结合。使市场主体认识到产业结构中最易提高附加值的部分是“内容”,转变以“制造业”经营文化产业的思维定式,发掘文化产业的盈利规律和盈利模式。以电子图书为例,专题内容加平台才能形成较高的附加值,而我国很多企业的做法是只做电子图书的硬件,然后杂凑内容,这样很快就会出现“降价竞争”的局面。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打开“中游”环节,逐步探索媒体改制路径,进一步强化竞争。由于媒体平台的特殊性,对普通市场主体而言,很难获得产业链的高端利润。“当然,也应当在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加强监管。”陈少峰强调。
协调“求合力”
陈少峰介绍说,目前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规划可以分为几类:纵向来看,包括3个层面――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针对某个项目的专项规划。横向来看,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部门分别出台了国家级文化产业行业内部专项规划。由于文化产业分属部委较多,因此,规划只能体现政策性、指导性,很难做到对具体内容制定规划。
那么如何实现政策性、指导性与具体内容对接呢?陈少峰认为,相关部门应当每年对已编制的中期规划做出调整,确定实施细节。此外,编制文化产业中期专项规划之前应充分研究分析,对产业发展趋势加以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规划编制水平。
对于如何避免盲目跟风,有效引导各地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陈少峰建议进一步明确申报项目的批准条件,指导其合理发展。“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一个指导性的沟通机制,统一对接。”
“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可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放在一起编制规划,而不是单独做规划,”陈少峰表示,但需注意厘清文化产业和文化事的业的各自职能,并提高文化事业的建设水平,增加文化事业服务方面的考核内容。
规划“要做实”
为了有效避免文化产业规划“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陈少峰对“十二五”时期的文化产业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重视各项政策、规划和出现的问题,做好规划之间的衔接,对产业发展的提升方向作具体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举措,提升现有发展格局的可持续性和专业化程度。特别应当重视的是,在国家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金融政策出台之后,新的五年规划应当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和扶持企业上市等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措施。
第二,针对未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要求,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产业发达的城市,规划建设若干个具有品牌效益的特色项目或文化产业集聚园,如“文化出口基地”等重点项目,以实现品牌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
第三,注重规划项目对综合效益的促进。注重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推动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四,新的规划应当高度重视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防止再度出现此前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一些弊端。总体上说,应当避免忽视软件和内容建设的“硬件式思维方式”,避免如盲目跟风,占用过多土地资源等做法。并充实前期研讨,重视省情、市情的研究分析,确保编制出高水平的“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
陈少峰认为,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时期政府应从整个产业着眼,选择有生命力的行业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考虑到文化企业投资回报期较长等特点,应制定一套支持政策。作为产业的推动者,政府要有推动新产业的理念;作为产业的引导者,政府要首先做到了解整个产业并有效进行规划评估,避免规划目标“落空”。
“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个简单的做法叫‘筑巢引凤’,但文化产业内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结果引来的都是‘小鸟’。”陈少峰说,应当转变招商引资的方法,不光要“筑巢”,还要通过环境塑造和体制建设来扶持和培育市场主体,切实寻找有实力的市场主体。但同时也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必要的考核、监督,使投资真正获得收益。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