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4-2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引央企入滇,是我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机遇。抓住这一契机,昆明高新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中,始终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重视标准厂房和中小企业孵化器的打造,为企业全程做好“保姆式”的项目跟踪服务,打造发展新高地,勇当全省引央企入滇排头兵。
“云南硅谷” 规划起步
沿马金铺至澄江的公路一直东行,公路两侧就是已显雏形的昆明高新区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基地内,大片的土地已经平整出来,落地项目正在抓紧施工。生态型全绿化的支次道路阡陌纵横,已建成的银杏公园春意盎然。新城基地,正在向世人展示出她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毗邻呈贡新城、昆明市级新政中心和昆明大学城的新城基地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高起点、大手笔、有特色”的要求,新城基地已完成了86.8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42平方公里产业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规划环评、4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设计和电力、给排水、燃气等专项规划。未来,这里将建成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高效农业技术六大产业的高度聚集区,形成适合云南省资源特点的产业集群,崛起为“云南硅谷”。
在昆明高新区人的奋斗史中,把梦想变为现实早已成为一种常态。1992年,昆明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时,是全国5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规划面积最小的“小字辈”。经国务院批准的总规划面积为9平方公里,其中5平方公里已全部开发完毕。然而,建区17年,昆明高新区累计实现总收入3064.15亿元,特别是2004年到2009年,总收入连续五年在上年基础上净增100亿元以上,六年累计实现总收入2498.2亿元,相当于再造了2003年前规模的四个高新区。2009年,昆明高新区每平方公里实现总收入140.4亿元,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西部高新区首位。
昆明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建区以来共引进项目2000多个,内外资合计400多亿元,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巴斯夫和国内500强娃哈哈集团等一批重点项目。2008年4月1日起,昆明市委、市政府决定,昆明高新区全面行使市级管理权限,在辖区内实行实体化管理,掀起了新城基地的开发建设热潮。
园区建设 基础先行
银杏公园的凉亭里,马金铺村第五村民小组的李成老人正在和乡亲们纳凉聊天,“真像变魔术一样,眼瞅着这些高楼像庄稼一样从地里长了出来。”这些天,让村民们兴奋的喜讯一个接着一个,马金铺居民新型社区的规划已经完成,新建的林塘新型社区和城里的花园小区一样漂亮,听说煤气管道已经从呈贡新城那边接过来了,自来水厂也要正式投产了。“日子越来越好过,一定要让儿孙们好好学习,他们将来不可能再像我们一样靠种地吃饭了!”李成老人十分感慨。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昆明高新区集中财力,全力推进新城基地的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09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12亿元,目前,已有设计长度为39.92公里的36条主、次、支道路开工建设,其中已建成24条19.7公里,在建12条20.22公里。新城基地路网建设的区域覆盖面达到12平方公里,已有总投资近100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落户新城产业基地。
创业宝地 “孵化”激情
在新城基地内,一栋拔地而起的乳白色高楼格外吸引眼球,这栋目前号称“马金铺第一高楼”的高大建筑就是113亩标准厂房的综合办公楼。到今年12月25日前,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竣工后,可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入驻创业。
为了给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昆明高新区长期坚持推行24小时服务、超智能服务、管家式服务,甘当企业的“110”,现场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建立完善了“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建成投产后经常性服务”的投资服务体系,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投资发展软环境。
目前,昆明高新区已拥有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新保税库、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13个国家级创新基地,这些基地都是昆明高新区对外开放的特色名片。昆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兴华表示,“高新区将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努力提升建成区、全力建新区、实现大跨越,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勇当全省引央企入滇的排头兵。”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