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3-0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09年,中关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全线向好。2009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预计总收入达到12600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3332.7亿元,占示范区的比重约为26.4%;税收总额为570.8亿元,同比增长17.7%;利润总3额931亿元,同比增长28.2%。2009年,以中关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交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9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8.20%,占全市的74.58%,占全国的30.34%。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李石柱称,2009年,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关村示范区,坚决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自主创新和先行先试改革,在中关村产生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一批创新人才、做强做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中关村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关村实现快速发展。中关村发挥高端聚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成为自主创新的先行者,成为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2009年国务院批复后,中关村企业立足国家战略,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掌握了一批世界前沿的技术,拥有新一代移动通信及演进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等四大类22项处于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关村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不断形成低消耗、高附加值、高带动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09年,中关村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储备,并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应用。一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加快产业资源整合和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提升国内外竞争力。
抢抓机遇,开展体制机制的先行先试,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务院批复一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中关村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国务院和北京市的领导下,各方合力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开展了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科技项目经费、政府采购、产业联盟参与重大专项、高端人才、工商管理等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多措并举,帮扶企业应对危机冲击,涌现出一批逆势上扬的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为帮扶企业开拓市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支持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承接重大工程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在投标承接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了《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小科技型企业投标承接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若干措施》。首批进入“绿色通道”的申报企业有11家,申报企业共投标承接重大建设工程项目24项,项目金额累计31.03亿元。2009年共为企业提供担保规模近12亿元,支持企业投标项目总合同金额近90亿元。实施“十百千”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2009年,中关村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近1800家,千亿元规模企业两家,百亿元以上企业13家,十亿元以上企业162家,总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企业1120家。2009年,中关村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到306家,扩大了创新示范效应。对首批56家完成试点任务的试点企业命名为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显著提高。2009年1–10月,试点企业实现总收入1197亿元,占园区总量的13.8%。拥有发明专利授权1680件,占园区的40.2%。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三分之二的企业同比增长超过20%。已有56家试点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占园区上市公司总数的42%。试点企业积极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快技术和资本高效对接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一个基础、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解决企业融资和发展问题。2009年共有23家中关村企业境内外上市,其中美国纳斯达克市场2家,国内中小板市场8家,创业板市场13家。37家企业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创业板上市受理通知书,其中7家已发行上市,占到全国创业板发行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截至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38家,其中境内79家,境外59家。境内上市公司中主板市场46家,中小板19家,创业板14家。上市公司总数的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创业投资在中关村的物理聚集和业务聚集,极大地提升了中关村的投资价值。通过扶持企业创制国际标准、开拓国际市场等方式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关村要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创制国际标准,让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中关村企业有25家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共主导创制国际标准51项,其中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企业参与国际化活动最为活跃。2009年示范区企业申请专利22445件,同比增长35.6%。其中发明约占申请量的77%。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产品上,中关村领军企业积极抢占世界同行业的制高点,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