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1-1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南京市政府邀请清华科技园去南京。我们说可以,但不出钱,只出理念,最后南京市决定首期拿出10亿元与清华科技园共建南京清华科技园。”忆起最近与南京市的合作,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梅萌很是高兴。
清华科技园在与南京合作之前,已经与昆山有过成功合作,该合作在三个维度展开:一维是引进先进制造与创新产业,打造先进的科技园硬件基础平台;二维是打造企业支撑平台,包括企业孵化器、投资融资平台,帮助企业成长;三维是策划新的产业方向,清华科技园为昆山规划的新产业方向是小核酸。在此理念下,昆山投资2亿元建设的小核酸基地,已经引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研究机构,并开始了第二步做企业支撑平台,引进风险投资,建孵化器,从而产生一批公司、形成一批产品的工作。该基地的第三步是建立一个小核酸产业园。与此同时,昆山还携手清华科技园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配套。梅萌透露,这些项目的相关投入之和已经超过8亿元。
不管是昆山模式还是南京模式,清华科技园与他们合作时输出的都是轻资产,即清华科技园的理念、运营经验、服务模式等。地方政府看中的也正是清华科技园的“轻资产”。事实上,昆山、南京还只是清华科技园对外轻资产输出的两个点。据透露,目前,清华科技园在全国已经拥有30多个类似的点,足迹遍及江西、西安、沈阳、上海、威海等地。
清华式“避重就轻”
与输出资金、企业资源等“重资产”相比,轻资产输出无疑需要一套运作高效的载体。据梅萌介绍,承载清华科技园轻资产输出的是一套名为“启迪在线”的管理系统。
这套系统于2005年开始规划,2008年启动建设,到2009年12月,其已正式投入使用。启迪在线利用互联网、通讯及数字化技术,实现行业管理与服务的流程化和标准化,以提升管理与服务效率。这套系统包括多个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科技园创新管理系统(TIMS)、数字贸易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其中,TIMS系统针对科技园区。通过这套系统,园区管理人员能便捷地对园区进行管理,调配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数字贸易平台面对园区内的创新型企业,为供求双方提供所需的数字化电子信息。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创新空间信息、政策资讯和中介服务体系等。
上述三大服务平台提供的核心服务是为园区内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梅萌以“找房子”为例向记者解释了该系统的运作机制:通过启迪在线系统,需要房子的企业可以获得下述信息,比如园区内哪儿有房子、房子价格、房子周围是哪些公司,以及有哪些与公司相关的行业上、下游公司等,甚至还可以获知他们都在园区内哪个位置,以及这些公司的联系方式。
这套系统将率先在清华科技园30个子园区、孵化器推广,未来将向更多园区、孵化器推广,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清华“轻资产”。根据科技园、孵化器的规模不同,每套系统的售价在数十万元至数百万元之间不等。截至目前,已有七个子园区使用该系统。
效法“北卡模式”
清华科技园是多种业务形态的组合,除了房地产业务形态外,有投资、有服务、有孵化器。梅萌说,只有把这些元素组合之后形成一种新的业务形态,才是清华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模式下,清华科技园的角色就相当于“科技园运营商”。
梅萌说,可堪对比的是前谷歌大中华区CEO李开复创立的创新工场,其把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导师、猎头公司等功能组合起来。
梅萌认为,科技园运营商是中国的特色产物,而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环境中,科技园运营商的角色多由社会大系统承担。
美国是全球最成功的高科技创新国家,其创新公司主要集中于三个地方:一是硅谷地区;二是波士顿128号高速公路沿线;三是北卡地区(IBM所在地)。具体分析这三个地区,波士顿地区是市场加政府导向的产物,一大批高科技公司早期发展的过程中,都有政府采购的支持;硅谷是完全的市场化产物,斯坦福的某个教授有一个好的想法,就会有学生或企业承接,教授仍在学校,但会帮忙顾问,最终成为技术,这个技术到硅谷能找到员工,找到投资,有这些支撑后,技术会很快形成产品。而与清华科技园相近的是北卡,这里也有一个“运营商”,即IBM。
梅萌认为,在一个创新资源相对贫乏,投资、技术员工相对不足的环境中,“北卡”模式最为理想。这是因为,通过科技运营商的介入,能集中社会零散资源,合力办大事,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市场资源。
清华科技园的路径选择
校办科技园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探索,但用梅萌的话说就是,“大学科技园走出来的也不多”,不少甚至没有解决生存问题。
梅萌认为,除运气因素外,清华科技园生存下来的秘诀在于当初的路径选择,而清华科技园目前的“轻资产”输出模式正是其过去十五年逐步探索出来的结果。
清华科技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9年前的第一个六年为第一阶段;2005年前的第二个六年为第二个阶段;2005年之后为第三个阶段。
1994年,中国历经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后实现软着陆,此时刚刚创立的清华科技园步履维艰。而伴随着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到1999年,清华科技园有了10万平米的房子,包括学研大厦、同方大厦与华业大厦。那时候,与大多数科技园区一样,清华科技园还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者。
当然,梅萌说,有一点不同,清华科技园成立了科技园孵化器,为自己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创新型公司。
1999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成为时代的号角。随后,网络经济兴起,硅谷神话获得全社会认同,知识经济成为全社会最具吸引力的符号。“赶上了好时节”的清华科技园在随后6年中开始进一步拓展,清华科技园内聚集了搜狐、网易、微软MSN、威盛等公司,成为全北京高科技公司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在此阶段,更具战略意义还有另外两件事情。一是1999年清华科技园成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形成了“孵化器+风险投资”的模式。梅萌说,那时候风险投资的钱非常少,就像撒胡椒面一样撒向孵化器内的企业。
另一件事情是成立清华科技园建设公司,也即是启迪控股有限公司前身。正是启迪的成立,清华科技园开始积累运营经验,才有了目前的启迪在线以及与清华大学共建的启迪创新研究院。
梅萌同时也是清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他看来,正是清华科技园过去15年的摸索,才形成了目前“园区建设(硬件)+孵化器+风险投资+商业智慧分享(比如创新产业规划)”的“轻资产”商业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