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1-08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09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筹备任务,首都的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水平,人均 GDP超过10000美元,标志着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形势下,我们在深刻总结奥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建设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建设“科技北京”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的任务就是通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把首都建成创新型城市。为了推进“科技北京”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总的设想就是,加快推进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8大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和12项科技支撑工程,全面提高首都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第一,全力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紧紧围绕着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目标,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一是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教育、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集中力量在一批重大关键领域积极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性成果。要抓住国际上加速技术转移的机遇,善于通过技术引进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创新。二是深化各项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动股权激励、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经费使用以及民营科技企业和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改革,搭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平台,更好地为企业和研发机构服务。不断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落实政府采购政策,2009年要力争完成40亿元采购任务。同时大力推动中关村企业上市,争取在创业板形成“中关村板块”。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下放市级权力,整合行政区划资源,为先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的优势。发挥首都科技资源的优势,一要全力做好为中央在京科研单位的服务工作,大力支持中科院北京分院等一批中央在京科研单位的建设,吸引更多的中央企业在北京建设研发中心,让这些中央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在北京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二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类创新主体,成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推广、应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制定和推广技术标准。三要推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现有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公共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科技条件资源的开放、共享,整合形成面向社会开放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解决企业、科研单位的创新难题。
第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新一轮的科学发展,特别是推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从首都发展看,当前要聚焦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争取拿出一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产业引领作用和规模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要建设好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抓紧建立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和产业化的保障机制,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使这些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要积极改进政府部门的审批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率,创造更富活力和效率的宽松环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法律政策环境,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的公共政策。要大力扶持有前景的企业做大做强。要强化政府采购政策,通过采用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进行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要制定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和集聚更多的高端人才到北京创业。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