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9-27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和扶持的重点,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成为杭州高新区(滨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日,为了更好地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走访了14家企业,召开5场专题座谈会,对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截至2008年12月底,杭州高新区江北区块共集聚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2500家,每年新设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注销150家,约占新设企业的38%。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满意度来看,杭州高新区(滨江)达到了“令投资者满意、让创业者放心”的效果。但是杭州高新区(滨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人才、企业融资、企业发展空间和产业政策的支持题、鼓励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这些问题也就成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管委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出了以下对策。
破解“人才难”问题 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
人才是第一要素、第一资源。杭州高新区(滨江)要充分利用1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提升园区人才服务中心功能,细分企业需求,提供切实服务。
在人才引进方面,杭州高新区(滨江)着重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发挥“猎头”功能,为中大型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二是继续打响“相约在高新”品牌,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三是组成招聘团,赴外省市、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形成整体规模效应。四是将杭州高新区(滨江)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职能尽快延伸到十大特色产业园。
在人才环境方面,杭州高新区(滨江)着重做好三项举措:一是抓培训,进一步完善区校合作人才培训体系。二是抓保障,加强人才公寓建设,进一步落实创新型人才购房资助补贴政策。三是抓市场,努力在培育人才市场方面推出新举措。
缓解“融资难”问题 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
在现有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为杭州高新区(滨江)的重点课题。园区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增大区属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提高其对外担保能力和投资能力,引导其降低担保门槛,提高对初创、孵化企业对外担保、风险投资力度。二是用好100万元的风险救助专项资金,积极吸引境外风险投资机构,为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之间架设沟通桥梁。三是积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破解“发展空间受限”问题 进一步完善集群发展机制
经过多年的培育,杭州高新区(滨江)江北区块技术创新体系已较为完善,平均每天就有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诞生。对于杭州高新区江北企业的发展空间问题,针对三种不同情形,杭州高新区(滨江)采取不同措施:一是针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迅猛的大型企业,采取“统一规划、团地开发、单体出让”的模式,鼓励企业建设产业基地。二是对发展较稳定、成长性较好的中型企业,整合园区近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资源,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办公场地问题。三是对于初创企业,利用江南区块部分传统企业的标准厂房,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兴办孵化器,实现孵化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加强园区江南区块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园的建设,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式传送机制,实现孵化(楼宇)—国家级基地(特色产业园)—规模化、国际化(产品出口)成长“三部曲”。
整合创新资源 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为构建鼓励创新创业环境,杭州高新区(滨江)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建专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完善园区江南区块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尝试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完善软件、集成电路、动画、医药等公共技术、公共服务、公共检测等平台。四是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项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汇总、整合、修订和提升,使产业扶持政策更具有逻辑性、系统性,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