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9-2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盛会,世博会和奥运会一样,都是一个巨大的创意,对推动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用不可限量。”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总编辑范周教授参与了北京和上海的创意产业规划,亲眼看到了奥运会和世博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世博会vs奥运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范周教授曾主持了奥运大讲堂百集电视专题片项目,参与了奥运电视传播、奥运高校行等活动,还参与了多个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规划;在上海,范周主持起草了世博会背景下的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规划建议书。作为该规划的首席研究员和课题组组长,今年8月份范周教授应邀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项目的全球推介。该项目以上海黄浦江杨浦段沿岸15公里地带为基础,规划设计了全球第三个创意产业基地——全球创意产业市场中心,以“国棉九厂”等老厂房改造为起点,以水系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创意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培训、会展、金融、信息、研发、娱乐等相关产业,着力打造全球创意经济总部大厦、全球创意经济培训学院、创意生活体验展示馆、国际非物质文化体验博物馆、国际先进创意经济技术体验馆等五大重点项目。
作为文化创意研究专家,范周认为,世博会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面与奥运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创意贯穿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始终,二者都发展成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
其次,作为创意的载体,奥运会和世博会都把智慧的一面展示给世界,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对创意产业的认识;
第三,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成就了张艺谋、奥运会吉祥物设计成就了韩美林以及众多音乐、舞美等创意人才,世博会成就了吴志强、何镜堂等规划设计专家,因此奥运会和世博会为我国造就了一批创意人才;
第四,奥运会和世博会为北京和上海提供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机遇,为我国很多城市提供了创意城市的模版。
“两会”呼唤创意人才培养
“从举办奥运会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高端创意人才缺口很大。”范周教授说:“世博会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引进国际高端创意人才,也要加快我们自己创意人才的培养。”
“比如奥运会,我们在举办前对奥运会的宣讲和研究都非常热情。”范周指出:“但可惜的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们对奥运会的深层次研究没有持续下去。现在还有几个人在研究奥运会?奥运会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经济遗产以及对我们的文化传承、城市文脉的影响,够我们研究100年啊。现在世博会也是这样,希望对世博会的研究能够持续下去。”
范周认为,归根到底,“两会”还是缺乏创意人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包括科技、艺术设计、文化娱乐等创意行业的劳动力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12%上升到现在的30%。目前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需要相当多的创意人才,尤其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高达8万多名。”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才十分匮乏。”范周说,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以“头脑”服务为特征的、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他们对产业有透彻的了解,能够结合中国实际并不断创新。他们不仅拥有对专业本身的掌握能力,而且拥有对社会文化的较深理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