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9-2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园区经济整体素质和抵御风险能力,苏州高新区日前按照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要求,结合园区实际,出台“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确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和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3个新兴产业提升发展。为期5年的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将引导苏州高新区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为什么是“2+3”
苏州高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外设的生产和加工基地。2009年5月,苏州高新区主要产业工业产值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362.3亿元,占比52.2%;装备制造行业产值206.7亿元,占比29.77%;新能源行业、医药制造业和服务外包业虽然占比不大,但也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深厚的发展基础,并且符合国家、江苏省、苏州市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要求。
“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是苏州高新区在对现有产业进行分类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兼顾了当前的产业实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以形成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能级为目标,在园区产业发展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空间整合形成规模效应,不断引进新产业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重点支持一批优势产业向高端延伸,重点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全面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苏州高新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园区功能提升。
“2+3”产业发展目标
在对产业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明确了各个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巩固一个产业龙头:电子信息产业。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12%左右,保持园区第一支柱产业地位。苏州高新区将重点发展平板显示产品集群、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品集群、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集群、通信设备产品集群等四大产业集群。
构建一个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苏州高新区将重点发展汽车和零部件、通用设备制造(机床)、专用设备制造(阀门、试验仪器)三大产业部类。装备制造产业年均增长18%左右,保持行业的优势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培植三个新增长极: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产业。苏州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年均增长80%左右;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25%左右;服务外包产业接包合同额、离岸执行金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0%和50%左右。
如何实现“2+3”目标
为加强“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组织落实,苏州高新区将成立产业振兴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相关产业工作小组,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并制定针对产业发展链核和补链项目的定向招商方案,实施产业招商,积极探索运用优惠政策和参股合作等方式引进重点产业旗舰项目。
苏州高新区将积极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投资于园区内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制造业项目、服务外包业务,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支持产业优化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助推功能,引导创投资金投向“2+3”产业。苏州高新区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各项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和国家风险投资支持项目,对列为省级以上专项的,由园区财政给予配套资助,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
此外,苏州高新区还将做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服务保障工作,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确保“2+3” 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