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9-22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今天的北京蕴藏着全国最丰富的科技资源,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使北京仅仅把握着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时代脉动。而在过去60年里北京也是共和国每一次科技浪潮的发源地。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间,北京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请看报道。
60年前,在北京中关村开工建设的科学城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和腾飞的源点。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扬宗:从1954年年初开始,中国科学院那些重要的研究所就陆陆续续在中关村那边建立起来,这样在50年代末,中关村作为一个科学城就逐步地形气,北京也随着科学院的建立成为全国科学最重要的中心。
之后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诞生,让这座被农家村落包围起来的科学城举世瞩目。而这里也开始酝酿着一场新革命。
1978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让几个年轻研究员心思活了起来。
1980年10月本职是原子弹设计成为中科院武力所研究员的陈春先、纪世灜和崔文栋丢下铁饭碗,创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时为中科院武力所工程师纪世灜:这个就是所谓中关村的DNA,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就诞生在这件库房的角落里。就是这间库房里。
在这间库房里创办的技术服务部,后来发展为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此后在中关村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了陈春先、纪世灜的行列。
金海、科海、四通、联想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也在这里如预收春笋般应运而生。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中关村科技园可取发展20年的历史,应该说改变了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还推动整个中国由一个投资驱动型的国家,向创新型国家转变,起到一个源头和引擎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催生首都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成为首都制造业的核心。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北京成为中国创新能力最集中的城市。
在2008年奥运会上,人们看到国产Q460钢材编织起鸟巢的钢筋铁骨,看到珠峰上熊熊燃烧的火炬,看到美轮美奂的中国画轴在硕大舞台上轻盈疏远,看到500辆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穿梭于奥林匹克中心区。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科技奥运可是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创新能量的一次集中释放,它不仅仅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做气势恢宏的体育场馆,而是科学发展的理念。北京未来得发展其本质就是要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所以提出了科技北京战略。
科技创新战略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奥运后的一年里,中关村成为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京仪集团、北京工业大学等近百家科研院所开始进行股权激励试点。市政府投资1000亿元的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正在实施 ,到2012年北京将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城市。
北京市民:我觉得科技的发展确实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北京市民2:我相信科技将继续引领北京转变发展方式,使我们北京成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世界科技城市。
(来源:北京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