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中新社报道:解读中关村2008 传承历史火炬,寄托民族希望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1-0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刚刚走过的2008年是极不平凡、惊心动魄的一年。我们战胜了罕见的冻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我们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在这个历史指针也要为之定格的年份,中关村,迈着梦想的脚步,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向前。

战略定位更加明确:由全国创新中心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90年代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1999年以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经历20年的创新发展,“中关村”三个字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浓缩成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符号,中国创新精神的一种象征,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个品牌。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不断推进,中关村的战略定位更加明确。2008年10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纲要(2008–2020年)》。《纲要》指出,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创新中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首都创新型城市的龙头。到2020年,中关村将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根据《纲要》,中关村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环保、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区、世界前沿技术研发和先进标准创制的引领区、国际性领军企业的发展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技术产业的辐射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创新步伐更加坚定: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历经20年风雨,中关村已探索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以开放式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2008年,中关村在激光显示、节能环保等技术和产业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8年7月17日,全球首家激光影院在北京华星国际影城正式揭幕。该影院采用了中关村企业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联合研制成功的激光光源数字高清电影放映设备。设备所采取的激光显示技术以高饱和度的三基色激光作为显示光源,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平板显示技术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下一代显示设备的核心技术,也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显示技术向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在持续引领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同时,中关村在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产业同样取得了重大进步。2008年,中关村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总收入再度破千亿元大关,继续保持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中关村第二大支柱产业地位。 
        在这一领域,中关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碧水源公司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以该技术为依托,碧水源膜产业基地于2008年11月22日在京正式投产,可年产膜60万平方米,膜组器5000套,使我国污水处理用膜不再依赖进口。中关村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代表受第62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凯瑞姆博士的邀请,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对策会议,第一次把声音带入了联合国总部讲坛。

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中关村频频亮相国际舞台 
        20年来的不断创新,不仅使中关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创新特色的区域,更让它在国际化的征程上迈开了脚步,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08年,中关村显示出了更加旺盛的活力,靓丽身影频频闪耀国际舞台。 
        2008年7月28日,中国闪联标准正式成为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设备验证国际标准;2008年11月,闪联又一项国际标准提案《闪联基础协议标准》获得通过。这标志着中国闪联标准体系被ISO/IEC标准组织全面接纳,为我国企业在全球3C协同技术领域赢得了话语权。 
        2008年11月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强排行榜发布曙光公司的曙光5000A计算机以峰值速度230万亿次、Linpack值180万亿次的成绩列世界超级计算机第二名。这一成绩证明了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可以研发生产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12月4日,联想集团成功研制出每秒实用性能超过百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深腾7000”。“深腾7000”全球排名第19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结点无盘启动、对所有硬件部件统一管理和监控功能的机群系统,是国内第一个实用性能突破每秒百万亿次、实现了PB级别的三级结构海量存储的异构机群系统。 
        同时,在2008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上,联想集团排名第499位,成为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 
        为进一步扩大中关村科技园区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沟通和交流,2008年11月14日至15日,“2008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行。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位图灵奖(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获得者、硅谷知名学者、企业家和中国的专家、企业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之路。这一具有国际水平、高层次的论坛不仅让世界更加了解今天创新、开放的中关村,也标志着中关村已成为世界高科技区域聚焦的热点。 
        随着中关村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汇聚中关村。继IBM、谷歌、路透、诺基亚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入驻中关村后,2008年5月,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村民––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部。国际巨头的不断落户充分显示了中关村无论是基础设计建设,还是创新氛围,都已经具备国际级的水准,同时也将为中关村园区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推动中关村乃至中国软件产业生态圈的繁荣发展,加速中关村向国际IT业中心迈进的步伐。经过20年的创新积累,中关村技术已经开始比肩国际,中关村的影响力开始辐射全球。

创新贡献更加突出:为国家重大工程保驾护航 
        奥运会百年梦圆,神七飞船壮丽飞天,为中国的2008树立了一座又一座里程碑。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创新团体,中关村企业从来都不会成为国家重大事件的旁观者––他们用自己的技术创新和满腔热情为国家重大工程保驾护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世界的瞩目中完美落幕。从亦梦亦幻的开幕式到紧张有序的各项赛事,从奥运转播、语言服务到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在这场运动盛宴背后,是无数个民族科技在做支撑。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企业共参与了22个奥运场馆建设项目、22个奥运配套设施项目、14个奥运信息服务项目、13个奥运活动保障项目、6个训练比赛保障项目和5个奥运赛事转播项目。上百家中关村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产品运用到奥运场馆建设、信息通讯、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奥运安全、服务保障等众多领域,成为“科技奥运”的核心力量。水晶石与曙光合作的“集群渲染”技术,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幅中华文明的优美画卷。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关村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同样为此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服务。其中,中科院和北京国防军工院所参与了“神七”主体工程;曙光天演公司、佳讯飞鸿公司参与了“神七”网络通信配套工程;钢铁研究总院、人工晶体院和有研硅股公司参与了“神七”结构材料配套工程;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雷格讯公司参与了“神七”部分关联设备配套工程。爱国者的航天存储录音技术、汉王科技的汉王“电纸书”也随同“神七”飞船上天。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工程大力推进 
        近年来,随着大批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再次在中关村掀起创新创业热潮,中关村作为全国人才高地的形象更加突出到。截至2008年,中关村已建立起26个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接待海外学校中关村访问团体141个,吸引海外留学人员1万人,创办企业4600家,吸纳各类高科技人才7万多名。 
        为了吸引高端领军人才,向更高的层级迈进,实现到2020年成为全球高端人才聚集区的宏伟目标,中关村启动了吸引高端领军人才战略工程。未来,中关村将用2至3年时间,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聚集3至5个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分别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所或者研究中心;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音视频、高性能计算机、节能减排和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与重大新医药等领域聚集50个左右由高端领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在创业投资、金融、法律、财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领域聚集20个左右由高端领军创业投资家和科技中介人才领衔的创业服务团队。 
        在企业家人才培养方面,2008中关村同样取得了新突破。2008年3月1日至7月14日,34名中关村企业家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参加了由中共北京市委和中共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的“中央党校北京市中关村企业家培训班”。中共中央党校举办中关村企业家培训班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创了企业家培训的新模式。进入培训班学习的企业家是中关村电子信息、网络通讯、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通过培训,他们接受了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了战略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于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创新信心进一步增强:20年成就展展风采
        2008年10月9日至18日,“创新之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成就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全面展示了中关村20年来自主创新的不平凡历程和最新科技成果。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文件成为中关村传奇的最好见证者。从最早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四通老式打字机、386电脑等“古董”,到参与神舟飞船、北京奥运会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尖端技术成果,从国内首家民办科技机构,到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20年实践证明,中关村不仅燃亮了中国的创新梦想,而且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 
        2008年11月5日,全国第一部记述高科技园区发展历程的志书《北京志·中关村科技园区志》在京首发。该书用翔实的资料客观、系统、全面地记述了从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诞生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出现,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历程。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纪念册》推出。
        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生动展现了中关村成长中经历的酸甜苦辣、风云激荡,孕育的创新创业传奇和民族精神。面对成就和辉煌,中关村有理由变得更加自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传承历史火炬,寄托民族希望 
        20年来,中关村一直在改革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行。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从中关村科技园区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的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指出,中关村科技园区走过20年不平凡的道路,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最有实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园区。“希望你们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发展,提高水平,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成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 
        刻骨铭心的2008已经翻过,而中关村自主创新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止。科技、知识、人才是它的利器,敢想敢为、志在领先是它的信仰,中国创造、引领创新是它的使命–– 

        朝气蓬勃的中关村,正在路上。

(来源:中关村科技园区)



上一篇: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绩喜人 2007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一半
下一篇:2008中关村十大新闻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