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6-12-02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6年被看作智媒元年,智媒时代由此开启。11月中旬,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与腾讯网·企鹅智酷联合共同发布了《智媒来临和人机边界: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主张,以人为主导的媒介形态开始被打破,各种智能物体及新技术的交互融合,推动传媒产业链的新变革。传媒业原有边界正在被消融,一个极大扩张的新版图在博弈中逐渐形成。
面对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媒体生态环境,你准备好了吗?
机器写稿,抢记者饭碗?
所谓“智媒”,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工智能与媒体的全新融合与碰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指出,未来智媒时代包含以下三大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共生以及自我进化。
中国传媒大学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秘书长、新媒体研究院硕士生导师王昕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媒”指的其实是一种数字媒体的特征。“智能化的来源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数据化,而如何利用大数据成为了媒体运营的一个重要技术,也就是说,对智能化的强调,增加了传统媒体的竞争维度,原来强调的是内容生产能力,现在更要关注内容的分发功能,所以智媒的核心意义在于将技术纳入了未来媒体竞争的格局之中,给媒体带来了一种‘增维竞争’。”
毫无疑问,智媒革命将给整个新闻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彭兰解释说,过去新闻靠人工采集,而未来信息的采集有可能越来越多地通过机器的方式自动完成,包括新闻的写作这样的生产过程。
机器写作在过去的两年间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从Narrative公司到美联社、华盛顿邮报、路透社、Facebook,从Dreamwriter到快笔小新、Xiaomingbot,媒体平台与新闻从业者都正在对其愈发熟悉。
就目前来看,机器写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写股票信息、天气预报和体育赛报等数据性较强的事实类报道为主。就财经机器人写作数据来看,2016年度第一季度400篇,第二季度24000篇,第三季度达到40000篇。尽管创作者及读者对机器写作的判断力及创造力有所担忧,但其突飞猛进的数量已经证实机器写作的未来发展潜力。
彭兰指出:“4万篇这样的稿子可能随时出现在你的视野中,但是并没有谁意识到它们的存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写作会在更大的层面、更广的层面推动人和机器在新闻写作方面的合作和进展。”
对于智媒是否成为未来媒体的典型样态,王昕表示目前尚不可定论。他解释说:“媒体的发展不止与技术相关,媒体还是代表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社会公器,而现阶段智媒强调的是适应个人需求,追求商业价值;不同类型的媒体,满足不同的需求,在未来社会中都是需要的,技术和内容的博弈,永远只会此消彼长,不能轻言颠覆和替代。所以我认为,只能说智媒是未来媒体的一种形态,至于是否是典型类型,目前言之还过于武断。”
个性化和人性化,谁更重要?
报告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81.5%用户日均使用移动终端时间在1小时以上,每日使用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用户超过46.6%。其中,新闻类网站及客户端仍然是移动用户看新闻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应用作为新闻渠道的比例达到49.4%,接近半数,超过传统媒体。更出人意料的是,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于门户网站、个性化资讯客户端以及社交应用、自媒体的信任度,超过包括电视、纸媒在内的传统媒体。
从年龄偏好来看,对热点新闻的偏好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的群体最爱看热点新闻;而年轻一代则更偏好自己个人的兴趣内容,并随着年龄降低这种趋向越明显,19岁以下用户程度最为明显。并且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应用来获取新闻。
抓取用户以往阅读习惯,通过算法进行兴趣内容推送,可以说已经在各大内容平台普及。个性化的资讯客户端颇受用户欢迎,但同时,关于定向推送是否会带来视野和阅读面愈发狭窄的讨论近来也非常热烈,不少用户对此表示不满。算法的优化和提升会决定未来用户真正得到个性化的满足。彭兰分析说:“如果算法出了问题,或者说算法只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层面上的时候,也许有一天这样个性化的推送会被我们的用户所排斥、抛弃。”
对此,王昕则强调“人性化”比“个性化”更加重要。他指出,所谓的信息“个性化”不一定是“人性化”,“每个人的阅读行为,既有延续性,也有随意性,本身就非常多元。你每天必须要了解的信息,与你真正感兴趣的信息很可能是有差异的。所谓个性化,只能通过分析你的阅读行为来进行内容分发定向,而其实不能洞察行为背后的用户心理,所以,也许推送的内容符合个性,但未必符合人性。”
“与此同时,新闻的价值在于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动态进行大规模传播,其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不一定也不应该仅仅以用户的个人兴趣来框定传播范围。所以,从这两点来看,个性化新闻的适用性一定是小范围的,概念大于实际效果。”王昕说。
VR、AR,是否适用于新闻?
尽管直播新闻已经带给了观看者较好的现场感,但未来相较于“看新闻”,新媒体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方式将是进入现场感知新闻,通过网络直播或者VR、AR的方式来获得“临场感”或“进入感”。
如今,各大网络巨头纷纷布局未来的VR、AR发展空间,而这对于新闻业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彭兰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可以自主获得看待、分析时间的角度,“AR、VR技术可以让人360度沉浸到现场中,这种沉浸感不仅仅是身临其境感,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用户在新闻现场自主地获得观察角度,会产生你所见即你所得的最终结果。所以,这可能对我们未来的新闻业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王昕对于VR、AR与新闻业的结合则持保守态度。他分析说,VR作为一种沉浸式传播的技术,强调塑造用户的参与感,毫无疑问,可以在新闻中增加报道的震撼性效果。“但VR本身具有较强的娱乐化印记,在某些新闻体裁中未必适用,如战争、地震等,过于身临其境,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社会恐慌。而且新闻强调的是真实,VR模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再现的过程,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影响真实原则,所以从现在的发展而言,VR更加适用于商业和娱乐,而未必适用于新闻领域。VR更加适用于新闻纪录片,对尘埃落定的事件进行精细化勾勒,而不适合强调效率和准确性的新闻报道。”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