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6-10-1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伴随着产业升级改造的契机,智能制造和工业4.0计划的提出,国内企业对于机器人也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机器人销量首次突破24万台,中国市场销量达到6.6万台,同比增长16%。
那么,国内的机器人产业情况发展如何?还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目前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怎样?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在即,《中国科学报》记者和中国电子学会相关人员一起,就此走访了多家机器人企业。
繁荣发展的产业
在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办公区域内,一台银行服务机器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外表上来看,“小民”身高约1.7米,有着拟人的头部外观,胸前的显示屏是它和用户交流的“窗口”。它支持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技术,能帮助分理银行业务,还能唱歌、跳舞、陪聊天。
“这台银行机器人可以帮助用户实时开办信用卡,后续还会有很多功能。”GQY视讯董事长郭启寅介绍,他们研发的银行服务机器人基于对金融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入研究,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和创新科技有机结合,利用智能设备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将智能机器人技术以更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能有效提升银行业务人员的效率。目前,“小民”已经在中国民生银行银川分行实地亮过相。
作为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联合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则在康复机器人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乔徽介绍,目前,他们研发的康复医疗机器人已经基本研发成功,目前在和一些医院进行合作。
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企业研发的机器人种类多样,并且市场前景看好。
不断进步的技术
那么,和国外相比,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如何呢?对此,多名专家表示,在很多细分领域,中国的机器人企业掌握的技术相较国外并不逊色,有的还具有一定优势。
新时达机器人是一家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企业,其产品适用于各种生产线上的焊接、切割、装配等上下游工艺的多种作业。该公司副总经理刘硕表示,他们生产的焊接机器人,在国内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前不久的埃森展上,我们现场展示了焊接机器人加激光设备的高精度、高准度焊接作业,单面焊双面成型,这也是整个展会上的唯一一家敢于进行这种现场实操的企业。应该说,我们的技术是紧跟ABB这样的国外顶尖同行的。”新时达机器人焊接专家丁世鑫坚持认为,在很多领域,国产机器人的技术并不弱于国外。而且和国外企业相比,本土的机器企业更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整套技术支持,具有一定优势。
GQY视讯则与上海交大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制了一种特种机器人——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这种机器人可以实现高度减震。利用这种机器人,可以在行驶的车体内对伤者进行紧急治疗,而平台上的伤者能保持相对平衡,不会发生偏移。“我们的这种技术,应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份,此前上海市政府进口了一台价值数百万的移动救护车,都没有我们的这种机器人有效。”GQY视讯相关负责人介绍。
刘硕也指出,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中,除了减速器等个别领域,他们的机器人拥有几乎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不弱于国外企业。
急需拓宽机器人应用领域
对于机器人企业的专家来说,技术或许并不是他们最担心的地方,如何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应用的领域,创造更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反而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应该说,尽管目前国内机器人的销售量在增加。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产业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也就是说,很多企业并不真地知道他们所在的行业,也可以使用机器人。”刘硕表示。
随着人口拐点的到来,劳动力短缺现象逐渐突出,一些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的行业以及一些产能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都有制造环节转型升级的需求。
在另外一方面,机器人的价格相对较高也成为机器人推广的门槛。对此,也有专家提出,应当在政策、补贴方面对机器人企业予以支持。乔徽就表示,希望政府能将扶持方向侧重于机器人应用方面。以康复机器人为例,对于一些特定人群,例如残疾人和老年人,在购买康复医疗机器人时,政府可以直接给予购买者一定量的补贴,促进机器人市场的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