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6-04-1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显然,敢于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已经“玩”腻了地球上的各种业态。近日,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的免费互联网项目Internet.org已取得显著进展,未来数月将会发射公司的首颗互联网卫星。同一天,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也表示,人类的未来之路在太空,航天业要学互联网用低成本进太空。而就在不久前,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成功在大西洋上回收了猎鹰9号一级火箭,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海上实现火箭回收,而这家公司的CEO正是网络支付平台Paypal和电动汽车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
太空领域的“互联网创业潮”
2002年的圣诞节假期,马斯克去巴西海滩度假,随手拿起了一本名为《火箭推进基本原理》的书。他的想法是,希望火箭发射完成后还可以返回地球,这样可以重复使用火箭,下次发射只要花燃料费用就行。揣着这个想法,马斯克开始游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这个看上去不太可能实现的梦想吸引了对方兴趣,却没能得到对方的资金支持。
然而,这点挫折对于创立了Paypal、特斯拉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太阳城的马斯克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他随即自掏腰包出资1亿美元成立了Space X,专攻航天探索领域。起初的探索并不是那么顺利,在经历三次发射失败后,几千万美元的投入“打了水漂”,马斯克靠赊借才能开始第四次发射,而这一次的孤注一掷终于获得了成功,火箭进入预设轨道,他那疯狂的梦想开始得到信任和关注,重获政府支持,连NASA也成为公司的长期客户。去年12月22日,Space X发射了新型火箭猎鹰9号,10分钟后完美回收一级火箭,成功将11颗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一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与马斯克一样对太空探索有着浓厚兴趣的,还有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2000年,他成立了太空探索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并建立了私人火箭发射降落场。该公司近期完成了第三次火箭发射,以及第二次火箭回收,都获得了成功。虽然和Space X一样,蓝色起源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火箭回收利用,但其侧重于开发重型火箭,实现太空旅游并在太空行业建立一些业态。
在太空领域的“互联网创业热潮”里,自然不会缺少Facebook的身影。Facebook去年10月曾宣布,将与一家法国卫星公司合作,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通过AMOS-6卫星向非洲居民提供免费的上网服务。
学互联网用低成本进入太空业
是不是有钱就可以任性?互联网和航空业,这是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行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吸引精明的互联网大佬们冒着“烧钱”的风险,不惜重金杀入,在陌生的领域甘当一名“创业者”呢?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32届太空研讨会上,当被问到航天事业可以从互联网革命学到什么这个问题时,贝佐斯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因为我想看到航天事业爆炸式的增长,此前,我们已经在互联网看到了所有的创业精神和活力,而且20多年来,我们所看到的是其黄金时代。”换句话说,就是互联网行业在技术、业态上的创造力,以及互联网创业者们在探索之路上的抗打击能力,是航天行业可以且需要借鉴的。事实上,无论是Space X和蓝色起源都有过失败的经历,而每一次的失败“烧掉”的都是创始人自家的钱,但他们并有因此止步,哪怕借钱也要实现梦想。
另一个原因,则是任何高大上的高科技都可以而且需要吸引普通用户。对于如何吸引大量用户去获得发展,互联网行业简直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大佬们如何在其太空事业中玩转这个理念,貌似还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把价格做低。
对此,贝佐斯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太空,现在实在是太贵了。眼下,只有高成本的项目才能成功进入太空。因此,我们正处于某种平衡,而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这是蓝色起源的使命,我们的任务是尽量把繁重的基础设施做到位,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使企业家们可以做惊奇和有趣的事情,把我们带到下一个时代。”让马斯克埋头研究火箭回收技术的动力,也是为了让每次发射只需花费燃料费用,从而节约成本。而Facebook通过卫星向偏远地区提供上网服务,一方面是帮助弥补数字鸿沟,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增加用户数量从而降低服务成本。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发展太空旅游业、保护地球生态、通过探索别的星球为地球做“硬盘备份”等情怀层面上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说,让普通用户也能够以可接受的价格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福利,才是推动技术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和意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