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完善点火系 让创新引擎转起来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6-03-0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回首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北京的科技创新答卷令人振奋——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北京地区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占比超过30%;1000余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中关村企业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还多;

创新创业激发新活力。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6%左右,位居全国最高水平;2015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突破4万家,累计超过36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数量继续居全国首位;上市企业总数达28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763家;

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达4.0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

辐射带动呈现新局面。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0年的1579.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5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6.3%,占全国总量的37%,其中70%输出到国内其他省市和国外,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47%。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均实现翻番。《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5)》显示,北京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居全国首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系列改革精神,遵循创新规律,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初步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第一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

大处求善,搞好改革顶层设计,“种”好中关村改革“试验田”

“不谋全局者,无以谋一隅。”闫傲霜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搞好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十二五’期间,我们着眼全局、力求至善,初步搭建起了全面创新改革的总架构,在中关村改革‘试验田’这个重点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2年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拿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盘子”。凝聚着与会代表智慧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绘就了北京的科技体制改革蓝图。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建立健全了“1+N”创新政策体系:“1”是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第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即《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N”是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市级层面改革政策。截至目前,14家中央及市属单位参加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近500家单位参加股权激励试点;

在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方面,修订后的“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增加了科技经费使用的自主权,更加符合科研规律;“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市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约550亿元,支持720个重大项目,带动社会投资近4000亿元。

在基础研究方面,制定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其中的两大亮点,是增设青年科学基金,开展联合资助试点;

与此同时,实施首都科技创新券制度,支持、引导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使用首都科技资源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推动成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搭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科研团队“走出来”、企业需求“走进去”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这块改革“试验田”取得了丰硕成果——

推动组建由19个中央部委和30余个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的中关村创新平台。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复的中关村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形成“一区十六园”的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制定实施13项配套政策。率先实施国务院“1+6”“新四条”等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其中10余项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

探索国有资本促进创新和园区管理运行模式,成立中关村发展集团,搭建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体平台;

围绕商事制度、药品审评审批、人才管理、金融创新等重点改革领域,与中央单位共同推动开展70余项改革举措,“先行先试”改革取得新突破。

小处做细,在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和京津冀协同创新等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十二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跳出科技谈科技,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闫傲霜说。

激励创新的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制定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推广应用工作意见,增加国有企业为采购主体,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累计认定8000余个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搭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首发平台,2015年发布26项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制定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和“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成立我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协调机制。

金融创新助推作用增强,为科技创新注入“添柴加薪”。研究制定《深化改革 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支持“新三板”扩容发展,推动“四板”市场正式运营;发布全球首个科技园区股票指数——“中关村A股综合指数”和“中关村50指数”;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开展境外并购外汇管理、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融资租赁等创新试点;建立“科技信贷综合服务平台”,采取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推动成立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公司,打造从“原始创新”“知识产权”到成果应用的“前孵化”新型服务平台,帮助更多具有重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渡过转化“死亡谷”;设立前孵化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投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高精尖”产业发展等基金,初步形成涵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链条、多领域的基金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北京市科委围绕这一战略布局谋篇,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闫傲霜介绍说,北京市科委牵头制定出台了《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工作方案(2015—2017年)》,完善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三个机制,建设创新资源、创新攻关、创新成果三个平台,实施高端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提升、生态安全和服务民生四项工程;加快构建“4+N”产业格局,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等一批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支持成立了“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推动落地津冀节能减排示范工程6项,工程投资总额达到6.7亿元;成立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河北分中心和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2015年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额增长34.2%。与此同时,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近2000家,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制定全面创新改革“施工图”,打造改革创新升级版,进一步激活“第一动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首都创新发展开启了新征程。”闫傲霜说,“改革没有休止符。如果说‘十二五’的重点是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路线图’,那么‘十三五’的重点就是要拿出‘施工图’,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

在制定全面创新改革“施工图”方面,北京市将发布实施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深入落实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贯彻落实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责任分工和时间表,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在打造中关村改革升级版方面,将充分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准入与监管、商事制度、医药审评审批、人才服务、进境动植物材料检验检疫等改革试点;聚焦创新创业需求和突出问题,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将涉及中央事权的新的改革措施在北京率先试点,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先行先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首都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推动‘十三五’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闫傲霜表示,北京市科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抓好重点改革措施的落实,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北京是最优创业城市 南京创业者收入最高
下一篇:英特尔也加入VR/AR大战 打造增强现实头盔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