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6-01-2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北京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效初显。记者昨日从中关村管委会获悉,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预计将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比2010年翻一番。“十二五”期间,中关村创业生态日渐完善,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走出了从“跟跑”到“并跑”、局部“领跑”的上升轨迹。
“高精尖”助创新效率提升
作为首都创新驱动战略的“桥头堡”,中关村不断强化“高精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以2014年为例,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等4大潜力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2.66万亿元,占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达73.8%。过去五年间,“高精尖”对中关村总收入的贡献率连年攀升。
五年来,中关村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企业创办的技术中心、试验基地等科技机构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
创新增速迅猛,能耗却持续下降。2014年,中关村万元GDP能耗约为0.08吨标煤,比2010年下降20%,是同期全市水平的1/5、全国水平的1/10。
原创新技术增强国际话语权
“十二五”期间,中关村瞄准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超前布局,原创性“新技术”突破不断涌现。百济神州的靶向型小分子抗癌药在海外进入临床阶段、格灵深瞳在全球首度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商业化、中芯国际的28纳米集成电路成套工艺进入试生产……“十二五”以来,中关村不断催生引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原创性成果,在人工智能、计算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影响产业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方面也开始有所作为。
有了这些原创性新技术的支撑,北京在全球创新产业中的地位,正实现由“跟跑”为主向在不同领域“跟跑”、“并跑”,甚至局部领域“领跑”的华丽转变。
与此同时,中关村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也不断增强。截至2015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比2010年底翻一番还多。
(来源:北京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