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5-06-2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6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政策),成为近期又一项关于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具体问题的文件。就在3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双创”工作。
对于新政策,科研人员、初创企业和创业导师有着不同的想法,受访者表示,新政策为“双创”提供了更大更具体的发展空间,但未来还需建立“双创”风险的防控机制。
科研人员:为创业提供了“诱惑”
3个月里,国务院发布了两个看上去相似的政策。不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卸林看来,新政策是此前指导意见的“升级版”。
“这是一个更全面的政策,在高度、深度和宽度上都超过了之前的《指导意见》。” 柳卸林说。
新政策强调,要支持科研人员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支持境外人才来华创业。“近几个月来,我国经济发展乏力,国家对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视程度更高,这也是避免走投资驱动老路,缓解当下就业压力的一种得力方式。”柳卸林说。
针对科研人员创业,新政策提出,加快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规则。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支持鼓励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社团为科技人员和创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柳卸林表示,与一般的大众创业相比,科研人员作为高学历人群,其下海成本更高,风险相对更大,只有培育了很好的市场空间,市场环境有很大吸引力,科研人员才会选择下海创业。
“此次政策对初创企业的未来上市、税收支持、战略新兴创业板等多方面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空间,会给科研人员一个刺激,为科研人员创业提供一些诱惑和发展空间。”柳卸林说。
初创企业:落地感更强 风控要建立
“这个意见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相比以往的政策和建议,落地感和实际意义更大。”初创企业四万公里的CEO仇志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其中,简化工商行政注册、审批流程等政策是从国家层面对大众创业和中小企业给予实际支持。”
以往,要想注册一个公司,流程非常烦琐。“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每个工商局门口都有一群代办中介,一个流程办理烦琐到一般人都处理不来,需要专业的中介来做,由此可见一斑。”仇志强说。
他认为,以往注册企业时,由于对注册资金和办公场所的硬要求,很多创业年轻人并没有太多资金以及一个正规的办公场所,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做的事情没有意义。“如果不简化,美国的‘车库’精神如果放在中国,根本不现实。”
此外,仇志强表示,在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方面,如果可以实现上市注册制,允许企业发行多种融资票据或者金融产品,允许相互担保或保险的融资方式等,将对企业高速发展和盘活社会资金有着决定性意义。
“当然,相应的风险控制管理、法制法规也要一并建立。”仇志强说。
创业导师:需保驾护航机制
“创业有风险,应该有保驾护航的机制。”在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创业导师黄华看来,政策对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的强调力度还有待提高。
黄华表示,从目前来看,创业失败情况很多。“小企业能活过3年的不多,能活过5年的更少。国家在鼓励创业、营造创业硬环境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对软环境的支持和培养。”
“初创企业要想突破技术、产品、人才、资金、资源等瓶颈,需要‘借力’,而这些‘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创业导师。”黄华说。
此次国务院的新政强调要“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国家需要拉起创业导师队伍,并使其规模化、质量化、专业化。”黄华说。
他告诉记者,真正好的创业导师应当是综合性人才。“创业导师应该是博学的人,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源。更重要的他们对是创业者的理念塑造,创业导师在辅佐一个企业时,一定也会带去很多理念上的东西。”黄华说。
但是,黄华认为,目前,对创业导师积极性的保护工作做得不够,在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时存在利益机制不统一问题。“创业导师几乎就是‘活雷锋’,在创业导师辅导下成长起来的创业企业,其成功与导师没有什么利益关系。调动好创业导师的积极性,企业的成功率也就会有所提高。”黄华说。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