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5-06-12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北京市政府日前正式印发“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从而在全国各省(区、市)率先出台了实施意见。
所谓“1+3”政策文件,即《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这些文件的出台对加快构建北京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做出了全面部署。
据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分为七部分。包括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推动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民生等多种保障范围。
此外,《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借鉴国家示范区创建经验,分为七大类40项93个指标。《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共26条,主要特点是“2+X”模式,“2”是每个文化设施应建有1个室内多功能厅和1个户外文化广场,“X”是融合各相关部门服务的综合功能。《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服务人员、服务环境和运营保障等方面,规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共九章64条。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新认为,“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和北京风格。《意见》的重点放在了基层,这是北京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落实《意见》的举措。三个支撑性文件则是做出了具体部署。确保北京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既有与国际一流宜居之都相称的标杆高地,又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普遍水平。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