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6-0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打造科学发展新高地为目标,以实施30个重点项目工程为带动,突出抓好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社会民生等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努力打造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高地。
济宁市市长助理,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佘春明表示,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进程中,济宁高新区必须运用科学发展的武器,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层次,增创发展优势,确保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实效。
狠抓产业层次提升
产业是园区发展的主体,产业层次的高低直接代表着园区科学发展的水平。
近几年,济宁高新区通过引进和培育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项目,加快壮大优势朝阳产业,工程机械及纺织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食品、纺织服装及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军工产品等五大主导产业板块逐渐成型,园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今年,济宁高新区坚持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路子,大力实施项目立区、产业兴区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实施了旨在全面提升产业层次的十大产业建设项目。
当前,济宁高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着眼于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立足国际水准,全面推进推土机、挖掘机为主的工程机械主机系列产品做大做强,为打造工程机械产业“千亿工程”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定位“动力之城”,以建设玉柴发动机项目和吉利汽车零部件基地为契机,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千亿产业。三是提升研发水平,打造国内知名生物医药产业。四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纺织服装产业。五是壮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六是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强化城市功能支撑
济宁市最大的城市绿地杨桥公园投入使用、济宁市首家五星级会所式商务中心科苑会馆开门纳客……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按照城市建设“一年有起色,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先后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2367”工程、城市建设“六大工程”、“十大城市建设与民生提升工程”,一批城市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或竣工投入使用。
今年年初,济宁高新区规划了科技金融中心,以此来吸引一批国内著名科技金融企业设立全国性总部和地区性总部,形成总部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园区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与此同时,作为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大厦已经开工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济宁高新区将把创新大厦、科技金融中心这样的城建项目,作为园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
打造自主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的生命线,是实践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切实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今年,济宁高新区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构建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人才支撑服务平台。依托英特力科等重点骨干大企业,济宁高新区建立了7个行业实验室,重点围绕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技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五大特色产业领域,广泛聚集优势技术、人才和设备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对行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
同时,济宁高新区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除对7个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每年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对13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480万元资金扶持之外,不断研究和落实新的举措,进一步调动和持续增强广大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突出发展成果共享
3月16日,济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对济宁高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园区挖掘社会资源、节省财政开支、确保农民受益、实行新农合服务外包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高度关注民生、率先提升民生是一切发展工作的主旨。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坚持率先提升民生,坚持尽一切可能、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农业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使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济宁高新区正在大胆先行先试,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全面建设对外开放先行区、新型产业聚集区、高科技成果转化区、体制创新试验区、现代工业园样板区和社会民生示范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