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科技金融托起中关村创业热潮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5-04-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北至北四环,南到海淀南路,东达中关村大街,西临苏州街––这块方圆约一平方公里的区域,惯常被人们称作中关村西区。它在480平方公里的中关村示范区中活力最强,也被称为中关村核心区的核心。

作为纵轴线的海淀中街,以及作为横轴线的丹棱街,是搭就中关村西区的十字骨架。从今年三月一个简单的开街仪式之后,这条十字有了新的名字––中关村科技金融街。

街区面积一平方公里,仅占整个中关村示范区面积的0.2%,却容纳了银行贷款、担保、融资租赁、信托等所有金融工具,形成了完整的科技金融生态链条。

这样一条街,因十多年间中关村人创新研发的需求而汇聚,以因势利导的政府引导而成型。而今,这里正成为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动力引擎。

从“旱土”到“雨林”

“中关村科技金融街?真要追溯的话,得奔上世纪去啦。”在一些中关村“老住户”印象里,逐渐繁盛热闹的中关村科技金融街,早在十多年前就种下了小苗。

1999年,国务院批准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

园区建立不久,北京市第一家以科技园区命名的支行––北京银行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随之诞生,成为中关村第一个成规模的“信贷工厂”。在这家“工厂”,原先由一位客户经理全程负责一位客户贷款业务的场面,变成了营销经理、贷款经理、风险经理等多个岗位协作的流水线作业。传统方式下一个多月才能批下来的贷款,在这里3天就能完成。

此后的十几年,中关村的发展不断提速,创新的金融产品一再问世。

2003年,全国首个信用自律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成立,信用等级首次引入中小企业融资,大量企业的贷款难题得以解决;2006年,“新三板”率先在中关村试点,达不到主板上市指标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有了资本市场“输血”的渠道;2007年,全国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中关村发行……

但是,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依然不能匹配中关村的飞速发展。2014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总收入达到3.5万亿元,与1999年刚成立时的14亿元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别。

“6457”!对这个数字,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行长助理谢强华记忆犹新。

2013年11月,中关村管委会与人民银行营管部联合对中关村地区近两万家企业调研后发现,竟然有6457家企业从未贷过款。

是他们不需要吗?不是!初创企业都缺钱,但很多中小微企业求贷无门。“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事一直在上演。

如何从草木稀疏的旱土,变成繁茂葱郁的雨林?中关村亟待突破。

“天使”汇聚沃土渐起

2012年的一天,一位风尘仆仆的创业者来到3W咖啡,他的目标,是咖啡馆股东之一的徐小平。

在咖啡桌上,这位创业者“啪”地拍下了一张红彤彤的房产证。“我想找创业投资,用自己的房产做抵押。” 他甚至还不清楚,以企业未来发展潜力为投资目标的创业投资,不需要创业者做任何实物抵押。

从这一年起,徐小平、雷军、沈南鹏、邓锋等企业家以投资人的身份频繁亮相,“天使投资”的概念开始广为人知。天使投资人有了明星效应,创业投资开始向初创型、草根型企业“前移”,3W、车库等创新孵化器不断涌现……

2012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天使投资人齐聚北京,在国贸繁华地带的柏悦酒店,中国首届天使投资大会在这里举行。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成了当天在场的所有人中唯一的一位政府官员。

“在场的天使投资人里,有三分之一都是中关村人,明年这个天使投资大会,咱们在中关村办吧!”郭洪在现场提出邀请,第二届中国天使投资大会顺利搬家。

一个简单的地点变化,折射了酝酿中的风起云涌––投资界正在把眼光从传统行业转向中关村,转向草根创业。

就在这一年,中关村成立了国内第一支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它由政府参股设立,但投资、运作等全部交给市场。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中国青年天使会、中关村天使投资百人会等组织相继自发成立。

此前,星旋世纪创始人姚镇拿着全球首个利用近零压力空气就能发电的马达发电技术,却在投资人面前碰了两年壁。“你们的技术太先进了,我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当姚镇拿到了创投引导资金后,跟投的数千万元社会资金接踵而至。

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原本社会资本想投又不敢投的创业领域,被引导基金搅动,成了生机盎然的一池春水。据统计,目前,中关村有活跃的天使投资人2000多位。截至2014年底,中关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与14家天使投资机构合作,设立14支基金,总规模达13亿元。其中,中关村引导资金承诺出资1.3亿元,政策资金被放大近10倍。

担保、贷款机构闻声而至,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也踊跃而来,一个个“投担贷”联盟自发成立,科技金融的链条日渐完整。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12家银行累计为900余家企业办理贷款卡,为443家企业发放信贷融资总额8.85亿元。

截至“十二五”初期,中关村地区每年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披露的投资金额,能够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数字,和美国硅谷在全美的占比相当。中关村区域创新发展与金融发展,终于实现了高度匹配。

“投资人追着好项目跑”

2014年6月,3W咖啡、并购咖啡等十多家创业服务机构搬进了中关村创业大街,街区两侧的科技金融业之繁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每一家孵化器背后,都有一群知名创业投资人或是一家投资基金。创业者为机会、氛围而来;投资机构为挖掘服务对象而来;政府则通过打造创业聚集地,提供政策引导,营造创业服务生态。从2009年至2014年,中关村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从2009年的111起攀升至938起,增长高达8倍。

2012年8月28日,九部委联合北京市发布《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中关村到2020年将建成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政府有意撮合,企业自发聚集。中关村的科技金融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动力。

今年3月2日,中关村科技金融街正式开街。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蚂蚁云金融、融360、拉卡拉、有利网等一批科技金融行业领先机构入驻。中关村金融大厦、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大厦等聚集载体成为新地标。

很多在传统金融界看来“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在科技金融街上变成现实。

3月17日,约合1200万元人民币的“洋外债”,从比利时的一家银行打到了绿色金可科技生物技术公司的账上。

近几年,欧美日等国的贷款利率普遍低于人民币。同样一笔钱,在国内的综合融资成本高达8%,而在国外只有4.5%。可是,因为国家外汇管理限制政策,中小科技企业从海外借款的可能性一直为零。

变化发生在丹棱街6号,中关村金融大厦。

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首个在科技园区设立的中心支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启动履职。同时落地的还有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这个拗口艰深的名字意味着,在中关村,中资企业不能借外债的桎梏从此卸除。

创业企业绿色金可成了全国第一批成功借到“外债”的中小微企业之一。折合1200万元人民币的“洋外债”,直接为企业节省了几十万元的融资成本。

类似的事情在中关村不胜枚举。

过去,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才能申请到外汇。并购时机转瞬即逝,审批流程却短则一两月、长则一两年。

2014年1月,境外并购外汇管理试点在中关村施行,符合条件的中关村企业,可在获得发改委和商务部门核准之前申请并购款预先支付。合众思壮、启迪控股等5家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实现海外并购。

而今,在科技金融街上,密布着396家金融机构,涵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的全发展阶段,包括银行贷款、担保、融资租赁、信托、互联网金融等全金融产品,构成了丰富的科技金融生态。

“现在的中关村,不是项目追着找投资人,而是变成了投资人追着好项目跑。”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说。

“互联网+”的新想象

日渐成型的中关村科技金融街仍在酝酿着新一轮发展。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互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个大风口。

在网上提交创业项目简介和商业计划后,30天内,从几百个投资人手上汇集到3000多万元投资。这个看似“痴人说梦”的计划,正由坐落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天使汇,通过互联网股权众筹的方式变成现实。

一款酝酿中的网络贷款产品,被命名为“一亩田”。它可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户,通过数据电商机构的筛选、引荐,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

通过大数据风险模型的分析,只需要提供一个QQ号或淘宝账号,就能够让没有任何银行信用记录的创业者,在几分钟之内获得贷款。

……

中关村科技金融街日渐释放的金融能量,辐射惠及周边密集的高科技企业。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将更加如虎添翼。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金融、农业、制造业……无数个传统领域等待它的洗礼。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将以资本为链条,引领下一轮产业变革。”郭洪说。

(来源:北京日报)



上一篇:创新政策误区与创新体系建设
下一篇:可穿戴设备出路在哪里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