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中关村核心区:大众创业栖息地 万众创新聚集区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5-03-1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创新就是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李克强总理关于大众创新创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事实上,在这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已经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多项创新举措,服务创新创业,成为大众创业的栖息地和万众创新的聚集区。

特别在2014年,中关村核心区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积极承担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引领的新使命,努力再创中关村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全力构建最富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吸引了国内外怀揣创业梦想的原创技术和高端创业团队前来创新创业,从而加快推动中关村核心区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全链条创业服务  让创业变得简单

“感觉北京已经疯了,似乎网龄超过五年,年龄低于三十,认字三千左右,英语四六级上下,知道KK(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被互联网人士推崇为预言大师、技术先知),出入过媒体、互联网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都创业了,弄潮了,跟天使投资人喝咖啡了”––这是最近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虽不免夸张,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北京的创业热潮。在北京的创业热潮中,中关村创业大街最为典型,也最具代表性。

如今,在位于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到处是在谈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投资者,随处可见带着笔记本不停演示产品的创业者,每天都上演着各种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更不乏几分钟就募集到天使投资的案例……这股创业热潮伴随着咖啡的芬芳飘散,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慕名前来。

2014年6月12日,曾经闻名遐迩的海淀图书城步行街正式更名为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创业大街作为中关村核心区打造“一城三街”(以海淀上地地区为核心打造中关村软件城,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和科技金融一条街)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创业服务为特色定位的集聚区。

中关村创业大街目前已聚集了创业交流平台车库咖啡、互联网交流平台3W咖啡、新兴科技媒体36氪、24小时书店言几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业加速器、北大校友会创业训练营、开展并购活动的Binggo咖啡、组织创业培训的联想之星、举办“黑马”创业大赛的创业家、创业项目专业管理支持机构飞马旅、帮助年轻企业家成长的公益组织亚杰商会、帮助科技企业融资的快速合投平台天使汇等创业服务机构,形成了涵盖早期办公、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媒体资讯、创业培训等服务在内的创业生态体系。

在这条长220米的街区,创业者可以获取创业所需要的众多要素:如果想寻找办公场地,这里已聚集21家创业服务机构,用于创业服务的空间面积达1.8万平方米,并且已经孵化服务创业企业360余家;如果要寻求资金,这里更是聚集了超过2000个天使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已有123个团队获得融资,平均融资额500万元;想要招募人才,这里吸引了总数近400个创业团队,更不缺各行各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如果打算学习经验,这里还有创业导师和训练营,每周都会有十多场创业项目路演、创业沙龙、产品发布、创业交流、创业培训与创业展示等各类创业相关的活动……不用走出这条街,就能获取充足“养分”,让创业变得简单。

中关村创业大街是中关村核心区创业的标志地,但并不是中关村核心区惟一适合创业的地方。事实上,中关村核心区经过几年的发展,还聚集了专业化的创新工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专业孵化器。

由著名青年创业导师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在成立的5年里,累计投资了150家公司,其中近20家公司估值在1亿美元以上;清华科技园作为启迪股份的旗舰产品,已经构建了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及地区的辐射网络,聚集了超过1000家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并逐步形成了高科技企业创业集群、跨国企业研发机构集群、金融投资机构集群和中介服务机构集群等各种机构组成的完整的园区形态;海淀园推动的首家北京市软件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下一代互联网领域)于2014年4月2日在中关村核心区清华同方科技园落成,将重点孵化和扶持开发下一代互联网及其产业集群中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中小微企业、项目团队等不同的创业群体……

至此,中关村核心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环境,实现了向全球跨区域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提供市场、产品、招聘、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实现了人才、科技与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的涌动与融合,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5年,中关村核心区将把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确定为创新发展的总基调。中关村创业大街将在现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空间腾退力度,再引入5家以上创业孵化机构。

科技金融创新 助力创业者成长

在车库咖啡,1994年出生的创业者付强想要做一款大学生分期金融产品,刚刚完成团队招募,用以创业的10万块钱已经快花光了。而他的商业计划书没有通过,这意味着投资没有下落,下一步创业举步维艰。

当前我国正兴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大众创业潮”,“草根创业潮”,资金难成为很多像付强这样的草根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科技金融的支撑和引领。一直以来,中关村核心区积极推进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建设,有效促进资本与科技对接,逐步形成以科技金融支撑区域创新创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目前,中关村核心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金融业的经济贡献也稳步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开始显现,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任孟景伟表示,在中关村核心区打造“一城三街”的构想中,“科技金融一条街”正是要解决企业成长中的融资难题。

“科技金融一条街”以海淀中街为纵轴线,丹棱街为横轴线,北起北四环,南到海淀南路,东至中关村大街,西临苏州街。科技金融一条街是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聚集科技金融业态,发挥科技金融要素集聚效应。目前,科技金融一条街的重点楼宇包括互联网金融中心、中关村金融大厦、中关村PE大厦等。互联网金融中心已聚集了蚂蚁云金融、有利网、融360、新浪支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等40家标杆性互联网金融机构入驻。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中心支行落户中关村金融大厦。作为全国首家以PE命名的股权投资机构空间聚集载体,PE大厦已聚集知名股权投资机构226家,PE大厦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资本量超过770亿元。

此外,科技金融一条街聚集了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中国技术交易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截至2014年,科技金融一条街聚集金融机构达到396家,科技金融机构聚集态势显现。

作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中关村核心区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先行先试,多措并举,在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和机构首创精神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覆盖中小微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融资促进体系。

在打造全国创新资本中心方面,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引导基金运作模式,用市场化手段运作创投引导基金。截至2014年底,海淀区已合作设立33只参股基金(其中创投引导基金18只,科技成果转化参股基金15只),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参股基金(不包括母基金)总投资项目数198个。其中,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创业板上市;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同方股份整体收购;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易智软(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新三板挂牌。

与此同时,中关村核心区利用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通过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上市企业补贴政策和发债等直接融资中介费用补贴政策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特别对中关村核心区的海帆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通过金融创新风险补贴和信贷风险补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此外,中关村核心区促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有效融合,推进以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新型业务模式发展,实现北京市第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京汇小贷的设立。

下一步,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将继续加强与中关村管委会沟通,充分发挥日常工作联动机制,落实《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一条街的实施意见》,以科技金融一条街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建设;巩固科技金融一条街核心功能区地位,依托互联网金融中心、中关村金融大厦等重点楼宇,加快重点机构的引进工作;推动金融一条街功能拓展区的规划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设立中关村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心,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权威信息服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风控平台,建立P2P和众筹联盟,推动行业自律,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创新活力

2014年,北京大学毕业的创业者程铖通过“集中办公注册”成立公司,三个月后“旅行派”产品问世,并在产品展示(DEMO)阶段就得到五岳天下 500 万元的天使投资。

显然,旅行派成为中关村核心区集中办公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中关村核心区在2013年率先发布《海淀区创业期科技型企业集中办公区管理办法(试行)》。在认定了车库咖啡、3w咖啡、创新工场、海银资本等11家首批初创期科技企业集中办公区的基础上,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2014年再次认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北京云基地云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6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作为第二批集中办公区,创业企业在这里就可以获得工商、税务、创业咨询、投融资等方面的一系列服务,在促进新兴创业孵化形式的创新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为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创新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核心区针对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从原来的“1+10”调整为“1+4+1”,以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

“1+4+1”政策文件,包括1个意见、4个支持办法和1个评价实施细则,即《关于进一步加快核心区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海淀区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支持办法》、《海淀区激发科技创业活力支持办法》、《海淀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办法》、《海淀区促进重点产业发展支持办法》和《海淀区技术创新项目市场化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其中,《海淀区激发科技创业活力支持办法》主要以激发创业活力为核心,重点聚焦创业对接平台、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创业企业市场培育、创新创业交流活动等五大创业板块,简称“创业活力五条”。

《海淀区激发科技创业活力支持办法》中明确,为鼓励科技人员在核心区创业,中关村核心区实施“创业火炬工程”,支持全球拥有科技成果、应用科技成果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人才或团队到核心区创业,对于符合核心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创办企业,经过市场前景、商业计划等方面评议认定后,以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支持,最高支持金额100万元。

同时,中关村核心区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校生创业。落实“京校十条”要求,鼓励高等学校拥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鼓励在校学生休学创办科技型企业,并参照北京市相关实施细则给予一定配套支持。

孟景伟表示,此次政策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把中关村核心区打造成为各类高端创新创业要素聚集辐射中心、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为目标,构建聚焦化、特色化、普惠制、结果导向型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将中关村核心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更加完善、高端创新创业要素有机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加速涌现、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产业结构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沃土和创业热土,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除了“1+4+1”政策外,目前中关村核心区已形成了国家、北京市和海淀区三级错位互补、协调联动的全方位、多角度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国家层面,既有对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央单位股权激励审批方案、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等进行大胆改革的中关村“1+6”系列政策,也有正在逐步落实的以减税为核心的“新四条”政策。这些先行先试政策赋予科研院所自主处置科技成果和分配收益,变审批制为备案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将知识贡献量化为经济利益;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加财政投入的科研经费使用的灵活性。

在北京市层面,2014年出台的“京校十条”、“京科九条”进一步加大了鼓励市属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力度。在海淀区层面,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并且更加强调推动由政策驱动创新向制度驱动创新转型升级。

诸多政策的密集出台,使中关村核心区率先突破了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壁垒,激发了科研院所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热情,调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聚集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此外,中关村核心区在“行政审批制度”“工商登记制度”“集中办公区”“降低创业成本”等方面,也创新地提出“一个窗口受理、多项审批联办”的服务模式。

搭建服务平台 力促创新聚变

2014年,中关村核心区组织了“创启未来”2014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大赛举办的近一百天内,主办方通过搭建导师帮扶和投融资对接的平台,先后有228支创业团队报名参赛、137支创业团队参与大赛角逐、历经国内6场比赛和1个硅谷专场。在大赛落下帷幕时,已有25家参赛项目选择落户中关村核心区。

很显然,中关村核心区通过举办创业大赛,为创业者搭建平台,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创业梦想。

中关村核心区通过支持鼓励创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知识智力密集的高端科技服务业,通过科技服务业将创新创业要素有机串联起来,真正发生聚变效应。

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着眼于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政府、企业、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是一个集服务链扁平化、资源获取便捷化、机构服务标准化、管理决策精细化、数据采集自动化于一身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也是区域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作为海淀智慧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由五大系统构成,即面向企业、人才在线提供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所需服务的创新创业在线服务系统;面向区内各类服务机构提供标准化管理支撑的服务机构运行管理系统;面向园区领导及工作人员提供管理与决策支撑创业服务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手机端服务APP。“平台运行以来,用户使用率明显提高,运行效果逐步显现。通过企业需求直通车和平台服务热线,解答企业问题38项,为10家企业协调解决了创业、空间等需求。”中关村核心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启动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包括线上线下一站式平台、三大服务支撑体系和五大服务功能。其中,一站式平台由平台网站和线下创新活动共同组成,形成创新需求与供给的合作渠道;三大服务支撑体系涵盖基础服务资源、公共服务支撑和产业技术服务;五大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产业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引导服务和科技政策支持。

据介绍,该平台运行至今已有注册会员378家、认证会员107家。与146家有科技服务资源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13家,平台、产业联盟、协会和科技园区等合作组织18家、服务机构115家,举办了知识产权创新沙龙等活动。

此外,随着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和服务的不断深入,将逐渐吸引北京市以及津冀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服务资源加盟,服务范围也将从中关村核心区扩展到整个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区,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中关村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一站式、全天候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以建立线上线下永不落幕的技术交易市场为目标,打造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择优选择的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据介绍,这一平台承载着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两大功能。其中,技术转移功能方面,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中的核心环节及各环节所需的共性服务,通过供需信息发布、实时竞价交易、项目专题路演3个板块来实现;知识产权服务功能方面,面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和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通过提供检索、咨询、代理、评估、法律服务、融资、谈判、交易等全链条服务来实现国际技术转移。

据介绍,截至2014年12月12日,中关村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总注册用户量为350余个,独立IP访问量2万余次,平台项目(含专利)挂牌发布量1300余项,挂牌金额2000余万元,成交111项,成交额80.5万元。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正在崛起。中关村核心区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支持政策,根据需求对知识产权商用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和团队奖励、企业购买知识产权服务等方向提出了新的支持措施,知识产权单项资金最高支持额度达100万元,专项资金预算规模在2014年度达到了7000万元。

此外,海淀区政府与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各自出资2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成立全国首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睿创专利运营基金。同时,中关村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活动也吸引更多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中关村。截至目前,112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或分支机构落户中关村核心区,占北京市代理机构总数的近1/2,居北京市之首。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舞台和连接国内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桥梁,中关村核心区以北京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为载体,正在按照‘一城三街’建设的整体部署,加速汇聚融合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孟景伟表示。

据了解,目前中关村核心区已聚集大型科技研发类企业100多家,知识产权、交易中介等国内外科技中介机构120多家,天使投资组织、创业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250多家,技术转移链条上下游科技服务企业1800家。聚集亚洲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等国际技术转移及创新服务机构90多家;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7家单位合作集聚国际合作渠道,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等全球创新活跃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以中国技术交易大厦为核心,打造全国高新区与北京市创新资源对接平台,实现国家高新区之间资源互补与高效对接。

此外,由中关村核心区与北京大学、北京市科委等多方共同打造的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海淀区永丰基地企业加速器内正式落地。在吸引津冀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领军企业参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将主动引导适宜的产业化项目在天津、河北等地落地,带动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

中关村核心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则搭建军地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强化联盟成员间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统筹规划人才、经费以及实验室、检测、认证等方面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实现联盟内科技资源共享,带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15年,中关村核心区将根据发展的需要,创建新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比如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将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央地人才协同发展平台,将试点设立一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另外,还将加快建设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扩大海英人才品牌效应,推进“按图索骥”工程,实施“创业火炬”工程。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创新研发是企业立足之本
下一篇:全闪存阵列给虚拟集群带来了哪些改变?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