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5-03-17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长期以来,境外融资成本处在较低的水平,与境内的融资成本形成了较大利差。3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正式发布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外汇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启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允许核心区企业借入外债, 并统一了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政策。
这一试点,将惠及核心区的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期利用境外低成本的资金解决融资难题。截至目前,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首笔试点外债业务,2280万欧元已于3月12日到账,另有3家企业已经签约。
低成本获境外资金
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以债务人外债比例自律为主要方式,首次允许中资企业借入外债并结汇,拉平中外资企业对外借款政策待遇,符合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可以直接从境外借入低成本资金,试点企业自行确定借入外债的期限、方式和币种,外汇局仅保留外债签约环节的登记,还本付息以及结汇、购汇由企业自行在商业银行办理。包括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深圳前海在内,全国共有三处启动该试点。
“试点最大的优势在于中资企业可以获得低成本的境外资金。”区金融办主任唐颖介绍。
“比如说一家企业想借入1000万美元,在不考虑汇率变动以及当前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一年的贷款成本在300万元左右;但是按照此次签约综合成本为4.5%的情况,成本可以降到120万。”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中心支行副行长周丹说。
周丹介绍,试点政策有两大亮点,一是允许中资试点企业借用外债,二是取消中资试点企业借用的外债资金不得结汇使用的限制,经办银行可遵循实需、及时原则为企业办理结汇及资金支付。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这是央行在全国高新区范围内设立的首家中心支行,是人行营业管理部的首家分支机构。
首批4家企业尝鲜
“已经有一家公司拿到钱了,他们的反应速度非常之快。”周丹口中“反应快”的企业就是用友。3月12日,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通过试点拿到了共计2280万欧元的资金。
除用友公司以外,3月13日,海淀区的中小微企业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招商银行离岸业务部,北京绿色金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和布鲁塞尔分行签署了最高综合成本为4.5%,借款总额200万欧元的低成本外债借款协议。
“之前我们在国内试过最低的贷款成本在6%左右,这次综合贷款成本在4.5%,真的是很低了,而且速度也非常快,大概两周的时间手续就都办好了,以前怎么着也得个把月。”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现军说。
不仅是这四家公司,在为期一年的试点时限中,中关村核心区内的1万余家企业将会直接受益,形成本外币“两条腿走路”的境外融资渠道。
留学人员创业大利好
长期以来,境外融资成本处在较低的水平,与境内的融资成本形成了较大利差。但是,受政策和渠道限制,广大中小微企业不能利用境外低成本的资金解决融资难题。此次按照政策,试点允许中关村核心区内符合条件的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不超过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两倍、中资企业则是不超过75%的条件借入外债资金,并按规定结汇使用,统一了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政策。
“其实这次试点还有一方面是考虑到很多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是工作经历的人回国创业,国外的朋友想要给他提供资金,却碍于国家的政策规定不能够实现。通过这次试点,他们就能够很容易获得海外朋友提供的资金。”周丹表示。
在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试点最大限度的给予企业自由,让企业自主决定融资币种、期限、渠道。这样的自由,让人不得不考虑风险的问题。
“汇率的风险主要由外汇管理局来把控,而且这样一个体量的内外币资金交易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很小的一个部分,风险几乎是很小的。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会有银行来对贷款企业的资信进行把控,所以整体来说风险还是在很有把握的控制之下。”周丹说。
“今后,我们会继续完善好这个平台,试着将信用贷款等多种类型的资金引进来,让核心区的企业更方便的对接资源,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外债融资成本,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利用外债做强做大。”区金融办主任唐颖说。
(来源:海淀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