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5-02-28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月18日年三十那天,在北京某企业工作的汪雪(化名)并没有踏上回山东老家的列车,而是选择乘飞机去海南,与提前一天已经到海南的父母团聚。今年春节,汪雪一家决定不再像以往一样呆在家里过年了,而是选择全家出游过年的“洋方式”。一家人快乐而充实地在海南玩了6天。在正月初六这一天,汪雪和父母登上两架不同的班机,一架飞往北京,一架飞往山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日渐富裕,像汪雪一家这样选择节假日出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春节前夕,中国旅游研究院结合用户群体数据,对今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和游客进行了监测,并发布了2015年春节旅游人气排行榜。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旅游消费仍然强劲。国内旅游增长平稳,出境市场高速增长。预计此次春节旅游市场将接待2.5亿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13%。
据《国家旅游局关于2015年春节旅游情况的报告》数据显示,外出旅游已成为节日不可缺少的内容。今年春节期间,探亲访友与旅游叠加,旅游需求旺盛,形成了出行高峰。旅游总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12.4%。
上海市共接待游客380.27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收入37.49亿元,同比增长4.9%;江苏省纳入统计的12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98.08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9622.52万元,同比增长7.5%;另外山东、吉林、湖南、辽宁等多个省市春节期间接待游客数量均同步上涨,与此同时,受汇率利好、签证放宽、消费环境改善等有利因素影响,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出境旅游消费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4日出境游人数(不含港澳地区)达到518.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2月17日至2月23日,虹桥和浦东两个机场出入境总人数分别为36.6万人次、32.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0.9%、14.6%。云南河口口岸出境旅游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江苏部分旅行社春节出境游同比增25%。
从数据来看,春节团队出境游首要目的地仍是泰国,日、韩、东南亚海岛等近程目的地热度不减,赴澳、美的远程线路也现大幅增长。因此各国纷纷针对“中国春节旅游季”采取措施:西班牙通过调整菜单、接入中国电视台信号、提供中文服务等方式打造一批“中国友好型”酒店;美国部分酒店开办针对中国客人消费习惯的培训班,并推出系列庆祝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和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富于活力的重要力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要素,更是人类文明加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载体。
“游客全球化”向“产业全球化”推进
有报道指出,随着旅游休闲消费成为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选项,预计2015年国民出游率将超过人均3次,出境旅游仍将在超过1亿人次基础上快速增长。中国游客全球化正向旅游产业全球化快速演进。
旅游加速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后,中国旅游企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旅游集团发展报告2014》显示,目前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已达111家,分别在内地沪深股市、香港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锦江国际集团、携程集团、贵州旅游集团、万达集团、华侨城、海航集团、厦门建发集团等中国旅游企业从消费市场转向要素市场,跨国发展形势日趋多元,开始在全球旅游市场上开展竞争。
据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介绍,中国旅游经济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转型,旅游成为人民群众常态化选项,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创新和创业。一批旅游集团,锦江、海航、开元开始跨出国门,展开大量国际并购。携程、去哪儿等一批企业在国际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旅游业“走出去”已经启程。
在变迁中定位
中国对旅游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外交事业到经济产业,从经济产业到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性质逐步变化,功能逐步丰富,政策也逐步深入。
中国旅游最早被看做是一项以外交使命为目标的外事接待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1978年以前的20多年间,我国的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当时旅游外事是一家,没有明确区分。旅游业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的是民间外事接待的功能,不具备现代产业的特征。旅行社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盈利机构,没有产品线路这些,而是隶属所在省的外事接待部门。接待政府团队时,以外事部门的名义,接待非官方团队时,以旅行社的名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后,邓小平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从此,中国旅游业就在百废待兴而又充满发展活力的中国经济社会中,借改革开放之力,得改革开放之利。
进入90年代后,国内游和出境游逐渐兴起;旅游以观光游为主,休闲度假游逐步旺盛;旅游行业的管理体制向完善产业体系、管理手段多样化发展;旅游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产业定位日趋明显,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旅游发展主要分为3个发展时期,2009年之前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较为小众化,这主要是受到国民经济水平和景区接待能力的制约;2009—2013年,旅游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而且随着国民旅游意识的提升,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走向大众化;2013年至今,互联网与旅游业实现了良好的有机融合,在线旅游的迅速发展将我国旅游业发展推向高潮。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的旅游大国,旅游业在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交流更加频繁,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赶上甚至超过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旅游业发展步伐,成为发展中国家赶超战略成功的典范。199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2006年,该组织进一步修订了预测,将达到此目标的时间提前到2015年。
百花齐放,从单一到综合
中国的旅游业“白手起家”于国内物资匮乏、供给短缺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没有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旅游饭店,旅游管理和服务意识更是基本空白,航空和铁路等交通资源的匮乏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物资匮乏,但中国旅游业发展始终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这一重要原则,以产业体系培育为中心,不断扩大供给,提高质量,满足不断增长和日趋多元的旅游需求。
198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指出:目前旅游接待条件较差,这个矛盾要逐步解决。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旅游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共约50亿美元。一批新型旅游饭店被建立在我国的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住宿接待设施条件不足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旅游饭店的经营和服务水平均稳步提升。
交通方面,随着中国现代化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和发展,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也被打破,旅游的出行时间更加自由,出行方式更加多元。除了正常定点的航班列车以外,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自驾车旅游成为潮流。
中国的旅行社在入境旅游初期,国旅、中旅以及青旅三家国营旅行社系统垄断经营,后来逐步开放,旅行社发展经过了由高度计划到充分竞争,随后又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旅行社业全面开放。
进入新世纪,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延长了旅游产品链、完善了产业链,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旅游目的地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旅游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旅游产品中自驾车旅游、公务商务、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旅游类型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旅游市场的多元化,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多,旅游客源不仅仅只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单独的热点旅游城市,而是形成了以区域旅游为主的板块结构,即中心城市旅游带动周边地区旅游开发。
在线游出境游迎来兴盛
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亿大关,国内旅游市场接待36.11亿人次。而今年春节出游热度远大于前几年,尤其在出境游方面,日本、东南亚等目的地热度达到去年的两倍。
业内人士认为,出境游火暴对电商发展大有益处。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变得更加便捷,这进一步刺激了旅游需求。国内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日益升级,国内大众旅游市场得到了快速增长,在线旅游、移动旅游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统计,中国在“全球主要国家在线旅游发展速度”中一直呈现高速度增长的大好形势,从2012年到2017年,预计将持续保持第一的增长势头。
国家近日连续发布《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规范》《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旅行社服务通则》3项国家标准,不仅对出境游文明出游提出要求,更对旅行社服务提出要求,为游客出行提供保障。
“标准的出台是为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是旅游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网络旅游服务更是存在规范与监管缺失问题。此次3大标准出台,旅行社行业将有可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对在线旅游和出境游的影响将更为突出。”一位研究旅游行业的专业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发展前景光明
薛胜文认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其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有重要帮助,有利于减缓我国经济转型的“阵痛”;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关联性较强,能够有效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发展,对刺激地方经济有较大作用。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旅游业应该在未来的发展中学习西方国家旅游发展的经验。首先要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西方国家由于带薪休假制度较为完善,能够使游客获得较充裕的旅游时间,而且旅游不会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其次要善于整合旅游资源,重视将旅游业与大型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商品博览交易会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大旅游”格局;第三,应该提高景区的接待服务质量,使其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对于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前景以及发展方向,薛胜文表示,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光明,将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未来旅游业还将在乡村旅游、海洋旅游、探险旅游等方面进一步发展。这些旅游细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良好,能够较大程度满足当前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有望成为今后旅游市场的热点。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