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12-03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科技产业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和理念层出不穷,手机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三年内从辉煌无限到衰落变卖算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儿: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当变革不可避免,主动迎击去适应的企业总能给人更大的希望。而从最近一些科技企业应对趋势的手段看,分拆业务、提升反应速度似乎成了一种新时尚。
巨头热衷于拆分
一些公司通过不断收购获得创新基因,而另一些公司则采用“阵痛疗法”,通过业务的分拆和剥离来试图浴火重生。
9月底,电商巨头eBay宣布,要将购物商城业务和旗下电子支付服务PayPal分拆,后者将单独上市。eBay公司CEO约翰·多纳霍终于意识到,一个独立的PayPal支付业务在数字支付市场上将会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其增速大大超过了商城业务。
紧接着,曾经的“硅谷名片”惠普公司10月6日宣布,要直接把自己一分为二——将渐入颓势的电脑和打印机业务与高速增长的企业硬件和服务部门剥离。当然以惠普的规模,两家新公司年营收都超过500亿美元,都在世界500强中处于中上位置。而从董事会的人事安排看,女董事长兼CEO惠特曼选择继续执掌的惠普企业公司无疑是未来的重点。
老牌杀毒软件公司赛门铁克也紧随其后。10月10日,这家凭借“诺顿”一度成为杀毒软件代名词的老牌公司宣布,赛门铁克将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安全业务和信息管理业务。
最近又有新动作的是“百年老店”IBM。在上半年将x86服务器部门正式卖给联想后,IBM又传出新消息。IBM已同意分拆其亏损的半导体部门,将其交给芯片代工商格罗方德管理,为此它将分三年“倒贴”15亿美元给格罗方德。
这还不够,“好事儿”的华尔街分析师还在积极罗列下一个应该分拆的科技巨头:施乐、微软、亚马逊……在他们看来,一些公司的价值因规模庞大、运营复杂而被压制,通过分拆则能专注于利益和未来发展。
就在前不久,网景创始人、硅谷先驱人物安德森公开表示:“我认为,未来5年之内所有诞生满20岁的大型科技公司都会实施分拆。”他认为科技巨头只有通过分拆变成小规模公司,才能够更快速行动。
业务更聚焦,反应速度更快
简单来看,在一波又一波创新浪潮的冲击下,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均面临着业务逐渐庞大后的增长乏力等通病。而他们分拆的逻辑也都比较一致:通过分拆将资本市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另外分拆后的新独立公司可以实现业务聚焦、提高市场反应速度,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