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5-2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邓宇峰刚经历一次“痛苦”的选择:本想将参加今年科博会的企业数量控制在120家,结果报名数超过200家,最终150多家企业用最新技术成果说话,挺进了本届科博会“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阵营。
“园区企业报名踊跃,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参展积极性。”邓宇峰介绍,今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连续第11年以整体形象亮相科博会,也是中关村在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首次全面展示园区在推进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科技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最新技术走近百姓
只要有光,就能通话。本届科博会上,北京恒基伟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将推出第二代光能手机,其光能充电效率是第一代的4倍,完全可以替代普通充电器。
无需佩戴专业眼镜等辅助设备即可观看3D立体影像,这是欧亚宝龙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最新研究的一款裸眼立体显示器。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科博会上还将展示最新成果小型数字立体影院。
邓宇峰介绍,本次成果展以“科技保增长,创新促发展”为主题,延续了自主创新的主线。从1999年参展以来,中关村每年都有一批自主创新最新成果向公众展示,并走近百姓生活。
会敲架子鼓、跳“千手观音”、抬轿子的机器人;可量身定制科学健身方案、日常营养方案的运动饮料及能量棒、从概念走向应用的3G……
“我们不仅要展示技术,更要展示应用。”邓宇峰说,从园区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挑出的参展项目都很“实”。体验式场景的布展方式,既展示了智能化、数字化的最前沿科技,又使人们通过触摸、互动的方式感受到高科技离生活越来越近。
一张不用广告词的招牌
仁创科技集团品牌推广负责人说,每年参加科博会后,公司产品销售都会掀起一个小高峰,甚至有外地客户主动找到企业要求合作,科博会已被视为公司“品牌建设、品牌推广、投资合作”的平台。
邓宇峰说,进入展会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名气并不大,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不同一般,不少都是行业的隐形冠军,拥有自主研发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技术。
2007年,第一次上科博会的北京意科通信公司展示了一项“不可思议”的自主研发技术:利用下水管、暖气管、自来水管等金属管道实现数据传输。这个让同行瞠目结舌的小公司,给业内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日本代表团在展会开幕当天便迫不及待地跑来参观了技术,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家石油公司老总在看了展示后,也迫切希望能将技术用于企业生产中各种管道的远程监控。
通过科博会,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邓宇峰介绍,此次中关村的展览设立“科技中关村”“生态中关村”“活力中关村”“e中关村”四个主题展区,将突出展现一批关键技术、前沿产品和自主品牌;同时设立政府采购项目区,为优秀企业和产品搭建参与政府采购的平台。
见证中关村集群创新升级
1999年,还处在规划建设阶段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一次组团参加“北京国际周”(科博会前身),推介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目的是让人们认识、了解中关村。
如今,尽管参展企业数量变化不大,但在中关村巨型方阵中,已涌现出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内的自主创新精英企业:让索尼使用“中国芯”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制出全球第一支SARS灭活疫苗的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大唐移动、信威通信组成的TD-SCDMA产业联盟;龙芯、曙光组成的龙芯产业联盟;万泰、博奥、科宇干细胞组成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11年来,参展企业变化很大。但带来新技术是不变的前提。”邓宇峰说,这种做法也从某种程度上对园区企业的创新有触动。
汉王、联想、龙芯……越来越多的创新民族品牌正在中关村崛起。邓宇峰提供了一组数据:在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1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底,中关村已连续三年实现每年新增一百余家近亿元企业,亿元企业数量已接近900家。科博会见证了中关村企业“集群升级”,也让更多企业走了出去。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