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5-1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4月29日,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暨发展动员大会在湘潭高新区举行。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湖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等出席大会。
会议由郭开朗主持。杜占元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李学勇和杜占元共同为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授牌。
雄厚实力奠定升级基础
李学勇代表科技部对湘潭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国务院批准同意湘潭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是毛主席家乡发展建设的一件大事。
周强在讲话中指出,湘潭高新区的升级,是国家对湖南高新区建设成绩的充分肯定。当前,湖南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一化三基”建设,推进富民强省,湘潭高新区升级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希望湘潭高新区抓住升级契机,以园区为载体,为振兴伟人故里、推进长株谭“两型社会”建设,促进湖南省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湘潭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17年来,湘潭高新区依托湘潭特有的科技、教育、人文及区位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加快各类要素集聚,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德国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和火炬创新创业园三大特色园区为载体,初步形成了机电、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和风电、光伏、创新孵化产业链,成功打造了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
与建区初期相比,湘潭高新区财政收入增长了4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2倍,高新技术总产值增长了37倍。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5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每亩土地的产出强度达350万元以上。近5年来,湘潭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40%以上,在中部地区32个省级高新区中均处于领先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及配套服务功能等综合指标在国家高新区排序中均进入前20位。
抓住机遇迈上新起点
李学勇在讲话中指出,希望湖南省和湘潭市紧紧抓住湘潭高新区升级的重要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产业调整和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加快培育战略性产业,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新经济增长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凝聚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把湘潭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加速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面对新机遇、新使命,湘潭高新人信心百倍,勇敢迎接挑战,决心始终把握一个方向、立足两轮驱动、实施三大战略:把握国家高新区标准和要求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和“二次创业”的驱动作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水平;充分把握“一化三基”的本质特征,实施基础、创新、特色三大战略,实现科学跨越,将湘潭高新区建设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先导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自主创新的主平台、总部经济的重要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有生力量。
围绕这一思路,湘潭高新区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快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建设,加快创新要素聚集。湘潭高新区将根据该园产业定位,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创新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入园孵化,引进一批国家级或省级研发机构入驻,逐步构建完整的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
其次,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链群扩张。湘潭高新区将争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大力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加快产业承接转移步伐,围绕风电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延伸和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着重引进风电、光伏产业核心配套及产业上下游高新技术项目,打造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光伏装备产业基地;加大项目建设服务力度,加强在建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跟踪协调服务,促其加快投入、加快建设,向产业高端、支柱转化。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