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社交网络进入3.0时代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09-18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从QQ到人人网再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兴起,社交网络的产品日益丰富、格局不断完善,用户体验不断改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遍的社交需求的出现,社交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微博、微信、易信、陌陌、来往、Link、约你妹、碰碰等社交App层出不穷,近来更是出现了基于游戏、职场等各类场景的垂直社交。社交元素从狭义单纯的社交网站全面融入到互联网各类业务应用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互联、平台开放、信息交流,这远非传统综合门户、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应用所能及。社交网络已进入3.0时代。

社交网络的三个时代

社交1.0是开放社交时代,主要代表性应用有Facebook、人人网、新浪微博、QQ空间。开放社交倡导“五湖四海皆兄弟”,从最基础、最真实的人和关系出发形成原始、核心的朋友圈。随着开放社交的流行,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我们开始随时随地地发布自己的动态和自己的心情,同时时刻关注朋友的动态,我们的网络行为被好友传播、评论并让更多的人看到,渐渐从小的社交圈扩展到越来越大的社交网。伴随社交圈的扩大,不可避免地衍生出更多信息交流和朋友关系,出现好友超载的现象。面对每天大量冗余的好友消息,想从中得到真正有意义的信息变得困难,用户开始觉得枯燥无趣,活跃度慢慢降低。

社交2.0是私密社交时代,主要应用有微信、易信、陌陌。对于私密社交而言,没有开放社交所倡导的社交大网,只有少数好友参与的朋友圈,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信息分享的方式和范围。私密社交的出现基于以下两个原因:其一,在这个隐私无处不被追踪和记录的年代,如果经常使用微博、人人网等应用,就会发现自己发布的消息会不受控制地被转发和评论。另外,很多用户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敞开自己的心扉与好友分享,用户不希望别人看到他们的私密,只想向最亲密的朋友吐槽。其二,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表明:在任何时候,人们最多能与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而开放类社交软件发展到后期,好友数量会不受控制地疯涨。可能你有几千个好友,真正关心的却寥寥无几。

社交3.0则是匿名社交时代,与其说匿名社交是社交的新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反社交”模式。在开放社交和私密社交实名认证的环境下,用户出现“避世”倾向。他们只想找个地方发泄情感,并不希望这些想法被朋友和家人查知。过于真实的身份与现实一样充满约束和负担,真正的匿名空间能让人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纯粹的陌生人之间的匿名社交并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无法长久地保持用户黏性,这是源于人们本身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固有的一种探究的好奇心理。目前最火的匿名社交当属Secret,它基于用户和其通讯录好友形成一个小范围社交圈,为用户提供完全匿名的私密倾诉空间。由于无法知晓每条信息真实的发布者,解除了用户在身份、关系、人情等方面的顾忌,让其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还有匿名评论,在社交圈中发布消息后,可以收到来自朋友的评论,但不知道评论来自谁。

匿名社交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满足了人们对于原始社交以及释放内心压力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匿名的朋友圈可能充斥大量的虚假信息和恶意评论,这些未经核实也无法核实的内容会让很多人感到负能量爆棚,背离了应用开发的初衷。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借鉴其他社交应用进行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认证责任,为用户提供一个纯净的匿名社交环境。

但社交时代的演变并不是一个新时代对旧时代的替换,更不是一个产品对另一个产品的替代,而是各类应用不断地融合与发展。可能当初风靡的微博、人人,甚至天涯、豆瓣已锋芒不再,但它确实就在那里,并愈发显示出互补大于竞争的市场属性。

未来社交软件新趋势

李开复在移动开发者大会上曾指出:好的社交产品有以下特点:能够直指人心,让人感到温暖和需要;针对可被描述出来的一群人,让他们能够沉迷和狂热;有持续性;用户行为要可以沉淀为内容,这样才可以给社交领域带来可持续化的优势。

按照易信市场总经理袁佛玉的说法,目前平均每个用户仍然同时使用3.25个移动社交产品。3.25是个有趣的数据,这意味着在微信之外,仍有两个以上位置虚位以待。很明显,同时使用的社交工具不可能太过相似,差异化是产品未来发展的定位。

近日,社交应用方面出现了如下两个关键词:

纽带社交

研究论文显示,社交网络用户会根据情绪聚集,高兴的人更愿意与高兴的人交往。Twitter用户汇聚成群的依据不仅仅是年龄和兴趣,还包括情绪。在社交网络上较为快乐的人更愿意转发或回复同样快乐的人,而不快乐的人也有同样的现象。例如发送过包含“孤独”词汇的人有可能在Twitter网站上聚在一起。

纽带社交是一种新的社交形式,为用户提供一个实时的情感交流空间。当用户输入一句话表达想法时,可以搜索到和自己想法类似的朋友展开互动,并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别人对你的回应。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就是遵循这样的基于兴趣和心情的社交方式,但目前的实时性并不高。这种心灵上的共鸣免除了熟人社交中的隐私顾虑,也免除了陌生人社交的安全顾虑。

这种社交方式必须建立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上,如果长时间或多次没有其他用户对其表达的情绪进行回应,用户的活跃度也会随之下降。

阅后即焚

与好友分享一张图片,但这张图片会在对方收到10秒钟甚至更短时间内自动删除。这就是“阅后即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阅后即焚”所提供的心理安全感,使得用户分享照片的心理门槛降低,愿意分享更多照片,也是其流量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阅后即焚”一方面体现了临时信息的珍贵性,在有限制条件的大环境下,你反而会因紧迫感快速地完成一件事,因为怕失去;一方面也符合我们日常交流的习惯,说完算完,不留任何把柄。

“阅后即焚”软件之所以在国外迅速发展,是因为它比较符合老外的使用习惯。他们思想不固化,热衷于在朋友之间分享一些故意恶搞的照片。但纵观国内市场,虽然百度、腾讯等巨头已经在积极研发该类应用,但却没有该类应用的成功典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应用并不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所以“阅后即焚”想要在中国有一番作为必须完成本土化过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否则它的存在只会是昙花一现。

(来源:人民邮电报)



上一篇:大数据在网络优化中大有可为
下一篇:什么是数字时代的“内容”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