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07-1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8日,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在北京落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七部委出台八项支持电影发展的经济政策,这些都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电影界高度关注。
广大电影人表示,要焕发创作热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梦为重要主题,多出讴歌时代、赞美生活、引领风尚的精品力作,全面提高电影创作的思想艺术质量,实现中国电影从“大”到“强”的转变。
坚持内容为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电影创作
电影的繁荣,最终体现在创作的繁荣上。
“我们的电影创作要坚持内容为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坐标,既不能满足于‘拳头’‘枕头’‘噱头’,也不能满足于追求单纯视听奇观带来的感官刺激,应创作更多‘养眼’‘养心’甚至是‘养脑’的电影作品。”这已成为与会电影人的共识。
曾经执导过《张思德》《云水谣》《铁人》等影片的著名导演尹力认为,我们的电影市场、电影观众,有着自己的文化需求和欣赏习惯,要做大做强中国电影,首先要使观众被故事吸引、被人物感动。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是塑造好人物,塑造好我们民族的英雄、时代的英雄。中国梦令人充满想象、无限憧憬。得其大可兼其小,见其小可观其大。中国电影人要把描绘中国梦、弘扬中国梦作为历史担当,推出更多触动人心、震撼心灵的好作品、大作品。
著名演员李雪健指出,如今年轻观众不去影院看主旋律电影,一是因为部分影片视听效果一般,缺乏吸引力。二是主旋律影片放映时间段往往比较差。
“主旋律电影怎么拍、怎么放,大家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让更多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走近并喜爱主旋律电影、喜欢上主旋律电影。”他认为,电影是一个民族的面孔,要有一个美丽的面孔,首先要有一个美丽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人应该争当建设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梦的排头兵。
突破人才技术瓶颈,让电影人的创新创造充分涌流
电影产业发展瓶颈在于创意,而创意的缺乏源于人才的匮乏。“好莱坞有专门的人才‘密探’,这些人到世界各地去寻找最具潜力的青年电影人才,然后进行集中重点培养。反观我们行业,缺少对电影人才的孵化机制。”导演兼演员徐峥认为,好莱坞电影业之所以较为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对专业人才的长期培养,用专业化人才及其发散效应来支撑电影发展。
电影强,首先是人才强。涌现一批又一批创作方向正确、创意能力强、群众喜爱的电影人才,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与会代表表示,中国电影极需四种人才:一是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富有高水平原创能力的编剧导演;二是视野开阔、懂经营善管理、熟悉国际规则的制片人;三是了解观众心理、擅长媒介运作、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强的营销人员;四是业务本领过硬、掌握电影核心技术的专门技术人才。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电影应有的作用
“《变形金刚4》已经创造了14亿元的票房,而去年我国海外票房和销售总收入只有14亿元。”中国电影基金会副会长阎晓明坦陈,中国电影的海外营销依然薄弱,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并未与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同步。
“除知名导演执导的商业大片进入欧美主流院线外,绝大多数出口的国产影片只能在国外艺术院线发行或非主流电视台播出。”阎晓明说。
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资本正在为电影走出去创造“新航线”。与会的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总裁张霖介绍,通过并购美国AMC公司使万达成为拥有6200块屏幕的全球最大院线运营商,占有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
张霖说:“2012年9月并购后,恰好《1942》推出,万达和AMC公司决定,该片在美国和中国同步上映,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真正实现全球同步上映。2013年,AMC公司放映中国电影17部,创造美国院线上映中国影片数量的纪录。特别是AMC投入102家影院放映《一代宗师》,助其在美创下660万美元的高票房。”
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认为,短板还是自身。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取得高收益,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高度成熟。只要故事讲得好,中国文化基因、中国内涵、中国风格体现得好,走出去就会事半功倍。
喇培康说,电影人应深挖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打开思路、大胆创作。想要在已经拥挤的海外市场上分一杯羹,中国电影还需要在电影质量上狠下功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