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06-0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内,微博、猎豹移动、途牛网、聚美优品、京东纷纷赴美上市,阿里巴巴、触控科技、爱奇艺、迅雷等也紧锣密鼓地为上市做筹备。上市互联网公司数量之多,频率之密,似乎也预示着中国概念股高潮的来临。2014年,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何对上市蠢蠢欲动?中国概念股在经过近两年的低谷之后,是否会在今年大面积复苏?一连串的问题,再次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关注度推向新高。
快速带来资金贮备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你真的理解什么是用户体验并且努力做到最好,用户就会帮你走上巅峰!”这句话用在中国互联网企业身上尤为合适。也正因如此,微博在上市之初便发出了“因为有你微博上市了”的感叹。
“上市离不开用户的支持,有了用户基础,上市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企业谋求大发展的有效路径。”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所长詹成大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的发展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积累是很难在行业内立足的,而上市所带来的快速资金贮备可以迅速解决很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毕竟上市的首要目的是融资,通过融资可以使自身在短时间内具有发展壮大的强大能量,更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这些都是服务用户的基础所在。同时,互联网企业纷纷上市可能会带动更多业内同行选择进入资本市场,毕竟参与竞争离不开资金支持,当竞争对手通过上市聚拢更多发展资本时,如果跟不上其脚步,那么势必会被甩在身后。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尚彬认为,企业上市除了达到融资目的外,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毕竟融资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项目需求。而就长远而言,上市后的发展平台对企业更为重要。正如新浪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微博董事长曹国伟在微博上市之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我们不太在乎短期的股价,或许成功上市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海外上市对于互联网企业走出去以及更好地改善管理水平都是有帮助的。不仅可以利用海外资本,还可以达到优化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目的。”吕尚彬补充道。
同时,詹成大也认为,在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潮之下,上市的确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形成了良性的资金循环。就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言,上市企业达到了让世界所认知的目的。以微博为例,其上市的消息在百度中的新闻量就达到近10万条,《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海外媒体更是对微博上市给予很大关注,这样的宣传力度无疑让更多投资者、潜在用户了解了微博,达到了一种无形的宣传效果,这对其日后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之所以众多中国互联网企业选择此时上市,慧聪研究商务咨询研究总监胥振华认为,2013年~2014年美股涨势良好,尤其是今年2月,纳斯达克指数创自2000年以来14年的新高。而经历了201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上市公司遭遇做空的“寒流”,中国概念股在经过近两年的低谷之后,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会得到较高估值。而中国网民接近美国人口的两倍,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是被资本市场所关注的。
此前,出现过为吸引优质的上市资源,世界各大交易所不同程度对互联网企业上市门槛和规则进行调整,使上市变得容易的先例,这也是海外上市热潮出现的重要原因。胥振华认为,早前门户网站在美国上市后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这也吸引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兴趣,并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形成了一种投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良好氛围。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因此,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互联网企业成为资本市场心仪的对象,未来的上市势头不可小觑。
并不是万能“捷径”
目前,我国上市实行的是核准制,而美国上市是注册制,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内是须经证监会批准才能上市,美国则是在规定时间内不被拒绝即可上市。
在交流中国互联网企业选择赴美上市的原因时,胥振华表示,首先,目前的互联网企业大多是通过得到风投投资而取得高速发展的,而这些风投主要来自于海外,并且美国居多,于是赴美上市成为一个选择。其次,美国资本市场是注册制,只要求企业业绩增长而对赢利没有太多的要求,因此注册制下,企业的IPO时间也会较短,很多风投机构与华尔街的颇深渊源,会让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更加容易。再次,美国投资者对互联网企业的估值较高,会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未来既可以不稀释股权,又能募得更多的后续发展资金,对创业者而言具有较大吸引力。
互联网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也认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赴美上市更方便募得更多的资金。但赴美上市真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条万能捷径吗?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市场的规范程度可以说是等级较高的,其上市条件的宽松是为了给更多企业提供机会和平台,而最终达到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目的。”金兼斌说道,一旦赴美成为上市公司,企业会被纳入严格的监管体系之中,而这种监管来自于多方面的市场合力,因为企业的信息是公开的,一旦发布虚假消息,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在此背景下,如果上市企业不能及时进行公司结构治理,或将为今后的运营埋下发展隐患。同时,由于中美文化、两国法律制度、监管体制都存在差异,这些都会成为赴美上市企业的风险所在,更会在发展中产生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赴美上市不应仅仅看到宽松的准入机制,更应有应对风险的不同备案。
吕尚彬更是强调,上市不是打酱油,选择上市,就要学会驾驭风险。这其中,是否有清晰的赢利模式也是关键一环。而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上市是企业谋求发展的方法而非目的,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自身的赢利模式以及管理机制。因此,强化自身要比寻求捷径谋发展更为重要。
市场规律验明“真身”
明确资金用途可以说是上市后中国互联网企业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不可否认,当一些企业认为赴美上市变得容易时,便产生了进入资本市场圈钱的想法。”詹成大认为,大部分上市企业有着合理且运行顺畅的商业模式,募集资金可以助其更好地发展,但是,个别企业上市抱有圈钱跑路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而对此,胥振华认为,融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个别抱着上市捞一把心态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可取。要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首先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认真研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否真的那么“健康”,慎重判断,合理估值。同时,还需要监管部门完善监管政策,减少或者避免类似现象出现。美国是个容量很大的市场,如果公司能够得到主流投资的认可,完全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但如果仍是以资金炒作为主,则可能会对中概股带来资金压力。
上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会有利与弊的双重性。对此,胥振华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上市是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因此,利大于弊。首先,上市后企业成为一个公众公司,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和市场能力有较大提升。通过上市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帮助企业发展,因此,上市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信用,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使公司在银行信贷等业务方面获得便利。其次,作为上市企业,会有更加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运行质量,能通过严格的上市标准,对公司管理水平、发展前景、赢利能力进行有力的证明。同时,利用股票期权等方式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有效激励,有助于公司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再次,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所谓的“弊”可能更多的是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不能像未上市之前那样“老板一人说了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毕竟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企业,是有很多投资者随时盯着它的变化与发展的。
采访中,几位专家学者也都表示,企业的创新资金受到资本环境的巨大影响。资本市场能通过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创新活动所必备的资金支持,使企业能够从上市前资本约束、投资不足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直接加大对研发项目的投入力度。这自然也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因此,上市这种用市场检验企业发展成就的方式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在市场因素的刺激下,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激励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