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05-1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当海量数据流量如洪水猛兽般铺面而来时,数据中心作为流量汇聚之地,面临着基础设施、网络架构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数据中心应需而变已成既定事实。
问题重重 能耗引忧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数据中心总量约43万个,可容纳服务器约500万台,经营性数据中心机房921个,面积约88万平方米。但在这其中,90%为小于100平米的微型数据中心,超过2000平米的大型数据中心仅有50个。数据中心分散、单个规模容量小的粗放式发展,使得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兴通讯数据中心产品经理翁建刚表示,全国数据中心资源的整合将成为业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布局方面,“需要整合数据中心数量,扩大数据中心规模,并提升单个服务器的容量等”。
同时,在一些现有数据中心项目中,数据中心可用性、灵活性、可扩展不尽如人意。这在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光剑看来,与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监管薄弱有一定关系。“现在我国仍缺少专业机构对数据中心项目运营标准进行界定,无论是电力、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还是人员管理、虚拟化调用、ERP软件等,对其可靠性界定存在局限,同时在数据中心设计观念及标准执行上参照的仍是多年前标准,或一些业界最佳实践,仍缺乏国家规范出台。”
在第三方规范缺失的环境下,加之“客户在初期过分追求投资成本最优化,忽略了整体拥有成本”,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业务拓展经理金东认为,这常常导致数据中心可用性较低,运维成本大幅度提升,“如果出现宕机等损失就更大了!”
除了上述问题外,数据中心日益引人诟病的便是高能耗。已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达到7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5%,相当于2011年天津市全年用电量。数据中心的高能耗,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造成了全社会能源的巨大浪费。为推动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工信部在今年2月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指出重点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电源,明确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PUE)值达到1.5以下,已建的数据中心通过整合、改造和升级,PUE值应降到2.0以下。
技术普及 由硬及软
随着问题的凸显,传统数据中心已步履沉重,难以应对海量数据流量的冲击,而随着新一代技术如虚拟化、云计算、SDN、大数据等技术普及,数据中心在挑战与机遇中已开始迈出转型步伐。
目前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已开始采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资源调度及分布式建设,使得企业和个人可随时获得技术资源和能力。SDN技术则将底层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的逻辑和策略实现分离,实现软硬件可共用一套管理系统,“特别是云计算与SDN的结合,将重塑数据中心的网络。” 翁建刚表示。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在应用层面,使得实时抓取数据及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迫使未来数据中心功率密度趋向更高,而且可能的结果是,在业务的连续性上,可以用业务端或者应用端的冗余,取代基础设施的冗余,这样成本会更低,也使得标准化、模块化的构建成为可能。”金东表示。同时,在各界对节能减排的关注之下,借助新技术的数据中心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能耗,化解现有数据中心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诚然,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数据中心自身转型需求和技术普及的双重动力驱动着其不断向前演进,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在翁建刚看来,将可能成为其未来发展路径的主流选择。
“目前大多数据中心建设对前期硬件系统的大力投资,致使建设成本增加,节能、运维管理等问题突出,而解决办法便是打破传统思路,开放数据中心架构,在借助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物理层模块化、分布式、廉价建设,建设完成后,依靠软件来进行统一的资源调度,同时,软件可以将分散的各个资源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形成以软件为核心,加上廉价硬件设施来提供服务能力的转变。”翁建刚表示。
另外,在市场运营层面,值得指出的是,未来无论是业界热衷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还是其他高效的数据中心类型建设,张光剑认为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的提供应该与用户需求结合更加紧密,特别是在随着去年底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及具体实施方案后,IDC牌照的开放吸引着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在资金、人才、技术推动IDC产业加速向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时,贴近客户需求,提供高服务质量将是保持优势竞争力的关键。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