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04-08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找准方向抓住强项做深做大
海淀拥有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在多种门类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容易迷失自身发展的方向。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指出,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找准“科技与文化融合”这个落脚点,其他包括科技创新、技术平台的融资、服务应用等都是工具。
以水晶石为例,水晶石作为科技研发与市场对接,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积累,但是它在行政资源、公共关系上都有很多短板,企业要想迅速做大,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匹配资源、公共关系上加以指导、辅导和扶持。
对此,朝阳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牛爱忠十分认同,他表示,海淀文化底蕴深厚,但各类文创企业的发展程度、前景不一,因此海淀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海淀在整个发展过程里面需要抓住的强项和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往深了做,往大了做。什么东西都争全市第一全国第一不现实,争世界第一更不现实。”牛爱忠建议。
切莫仅看重高科技的“外包装”
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是海淀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但是在选择具体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专家建言还应避免一刀切,切莫仅看重高科技的“外包装”,而忽视了实体产业发展。
“现在发展文化产业都强调要走高端化,海淀的根本优势就是科技和文化,走高端路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我们要分清什么是高端。”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郑剑表示,高端这个定义的背后其实蕴含两层意义,一个就是科技,一个就是高附加值。现在软件服务业是高科技企业,但是其附加值恰恰在下降。因此,在走高端化路线时,不能排斥传统企业,认为传统产业都是低端,事实上,传统企业当中的某些环节也是高端,另外对于一些传统企业中旧的东西用高科技改造提升,也可能会变得高端。
对此,张淼也表示,海淀文化产业发展要捋一捋包括哪些企业分类,这其中,传统的也应该有,但是对于传统企业需要进行科技发展提升。“整个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从企业内容、形式,到市场需求等等都需要科技法的提升,依靠科技力量赋予新的生命力,形成很好的多领域的融合对接,才能把产业整体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打造国家级复合型人才高地
各行各业发展都需要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如此。但是文化类型的人才有着其他行业不同的要求,业内专家表示,发展文化产业从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来讲,知识这部分不缺,但是欠缺文化经营型人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语出版分社社长满兴远表示,“确确实实从企业角度来讲,限制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高端人才的培养。拿外研社来说,我们面临很大问题,目前的这种编辑不适合数字出版业人才模式需求,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数字产品经理人,既懂策划又懂编辑,既懂市场推销又懂宣传,这是复合型人才,而且还要有国际眼光。”
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名杰表示,“其实文化人从来不缺,核心问题是能够把文化跟市场对接,加工成产品,发展文化经营人才。美国文化产业最成功的就是这个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成功。”
“可以引导一些大学和区里的龙头企业去合作,建立高端人才库。不要纯粹的象牙塔里的研究型人才,一定要是政产学研相结合。最好用项目来带动。海淀完全可以成为全国的人才高地。”满兴远建议。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