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11-27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回国这么多年,终于感觉找到‘组织’了。”这是许多来北京创新创业的海归的共同感慨。
通过这个“组织”,他们顺利落实了在北京落户,子女就学,社会、医疗保险等问题。在他们眼里,这个“组织”是他们可以共同依靠的温馨之家。
正是在这个“组织”的帮助下,截至目前,共有36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北京创新创业,其中有126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据统计,仅其中的70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人才创办的企业2011年的营业额就达95.5亿元,年利税达11.5亿元,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组织”就是2008年年底成立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近日,记者来到海归们口口相传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对该中心主任袁方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成长故事。
率全国之先 建首个省市级海外引才机构
时间追溯到2008年。那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大力实施中央“千人计划”。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新举措,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或发展。
“那时,北京正值‘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意识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以拥有核心技术的海外高层次才为引领。”袁方回忆。
2008年5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做出重要批示:“要以‘海外学人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北京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
2008年12月23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北京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平台,这也是我国首个省市级海外引才服务专门机构。
“把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列为省市级海外引才服务专门机构,体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中心顺利开展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袁方说,此后,北京市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2009年4月,北京市制定了《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计划用5-10年时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鼓励和吸引上万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留学人员来京创新创业。
随后,《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和《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相继出台,详细规定了海外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共同构成了首都海外人才工作政策体系的“三驾马车”,“海聚工程”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此前我长期从事人才工作。当组织把这个工作交给我时,我很高兴,但是要真正开展好这项工作并非易事。”袁方说,最初他也彷徨过,然而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工作思路渐渐变得清晰。
创机制之新 日益完善海外学人工作体系
2009年,成立不到一年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即落实政策、加强宣传、扩大联络、提供保障和做好服务。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坚持“政策引才、环境引才、项目引才、平台引才、组织引才、专业机构引才”六大引才方式,采用“一门受理、转告相关、全程代理”的模式为海归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没有中央的人才政策和北京市的人才政策,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就不能代表北京市来推进实施‘海聚工程’。”袁方表示,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首要任务是负责北京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认定评估工作。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逐步探索确定了评估认定的组织体系、评估标准和工作流程,组建了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评审专家队伍,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自2009年6月启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申报工作后,北京市已完成7批共36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认定工作。“在这368名北京‘海聚工程’入选者中,有126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由此可见北京‘海聚工程’入选者的质量是比较高的。”袁方说。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还为在北京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提供事业发展和生活条件等综合服务。
“我们面向高层次海外人才实行专员制。‘海聚工程’入选者在国内工作和创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事务,服务专员都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无论是办理长期签证申请、在京落户,还是就医看病、子女上学,服务专员都会帮助协调落实。”袁方表示,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科委等28家北京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为落实服务奠定了基础。
为吸引更多海外学人回国创新创业,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对外宣传联络工作,建立了凝聚海外人才的工作平台。该中心开设了“海外学人网”,作为海外学人了解与联系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网络窗口;与13个海外华人专业社团签署合作意向书,与北京38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建立了联系。该中心还打造了“海外人才创业林”、“海外学人创新创业活动周”、“海外赤子北京行”、“海聚论坛”等品牌活动,以此构建团结、凝聚和服务首都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平台。
“北京海外留学人中心成立近4年来各项工作已在北京市全面铺开,并且有点有面。我们正从单纯的引进和服务人才,深化到扶持人才和企业成长,并关心整个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袁方说。
做海归之友 打造首都海外学人温馨之家
2011年12月,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发起成立了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为高端人才提供学术研讨、科技攻关、创业合作、投融资等服务。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149名海归人才成为首批会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当选会长。
“这些海外学人都是高智商的人,很可爱。通过成立协会、开沙龙,加强沟通,可以促进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袁方说。
据了解,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依据会员工作领域设立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工程与材料、能源环保等4个组别,指派组长和秘书处联络人开展工作。目前,该协会已多次开展沙龙和讨论会,邀请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作为主讲嘉宾,帮助会员了解产业政策、前沿技术,促进会员间的交流和合作。
“海归创业者实际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们大多数都成绩不俗,但其内心的苦闷却非常人所能理解,这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宣泄和疏解他们的情绪。”袁方说,“要做好人才工作,良好的政策和服务是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投入。当海外学人信任你并和你成为朋友,工作才算做到家了。”
袁方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这表明首先应该有一个全国乃至世界顶级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这也对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期北京海外学人分成3支队伍‘南巡’,学习国内同行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这对我们是一次全新的冲击和洗礼。我们将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强人才的集约化,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产业领军人才,助力首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也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了解海外学人创新创业需要的服务,为他们提供更深入、实际、有效的服务。”袁方说。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