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11-27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5年前的初夏,在风景秀丽的武汉东湖之畔一个闲置的营房里,诞生了一个不太起眼的新型机构——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
那时没人会想到,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孵化器发展的历史,甚至改变了世界孵化器发展的轨迹。
就在那一年,白发苍苍的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会主席鲁斯坦·拉卡卡来到这个刚刚诞生的中国首个孵化器参观后说:“这是我在世界上见过的最简陋的孵化器之一,但你们的理念和服务精神却是与世界接轨的,你们很有前途!”
作为全球知名的企业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当年的预言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创立犹如一粒火种,点燃了中国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激情。
25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大江南北已经有超过10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近2万名孵化器服务和管理人员,6万余家在孵企业。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居世界第一。
“真是不可思议!”鲁斯坦·拉卡卡多年后重返中国时这样感叹。这是25年前他将“孵化器”这一概念传到中国时没有料到的。
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从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蹒跚学步到充满自信地向国外输出中国孵化器发展模式,从政府投资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单一发展模式到各种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中国孵化器在25年间实现了梦幻般的跨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孵化器大国。
几多风霜,几多磨砺,几多耕耘,几多汗水。回眸中国孵化器建设25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程,从最高决策层到科技职能部门,从国际友人到不断成长成熟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营管理服务团队,他们众志成城,缔造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辉煌。
“九省通衢”首开先河
“10年前的今天,我国尚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科技与经济脱节,大批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非国有经济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没有得到完全平等的地位,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还步履艰难。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作为我国创业中心事业的先行者,无疑是以极大的勇气迈出了第一步。”这是1997年12月8日,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徐冠华在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发展10周年庆典上讲话中的一段,是对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历史地位的精确概括。
让我们回到25年前,看看是谁煽动了“蝴蝶翅膀”,在中国大地掀起了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风潮。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旧体制的胶着状态,一方面众多民办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改革的不配套,这些民办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如何对民办科技企业采取某种配套的特殊政策,以便对其实行系统保障、扶持和引导,形成一种有利于民办科技企业发展的特殊‘小环境’,成为一些具有创新和改革思想的人思考的问题。
在被称为“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开始酝酿建设一个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1987年2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办公室向武汉市科委提交了《关于成立“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请示》。
非常巧合的是,3个月后,也就是1987年5月17日,来自美国的全球知名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在北京会晤了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他希望中国有兴趣尝试一下“孵化器”建设。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科委的重视,并开始调研和筹备工作。
20天后,也就是1987年6月7日,中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宣告成立,成为首个“吃螃蟹”者。
武昌丁字桥108号。这个地址永远载入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历史。
一座破旧的四层闲置营房、一块牌子、一部电话,这是25年前武昌丁字桥108号呈现给人们的全部景象。
但是,这里有一群充满创新勇气和胆识的勇士,创新创业的豪情在这里激荡。
龚伟就是其中的一位勇士。那一年,他毅然从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企业辞职,加入筹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团队。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当时感觉孵化器事业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25年后,早已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的龚伟回忆说,“当时这有点像一个乌托邦式的构想,因为没有人做过,也很美好。”
龚伟说这番话时颇感欣慰,因为昔日那个不起眼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如今已经成为“400家企业共一条街,1万名创业者同一个家”的光谷创业街。
更为重要的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创立,给中国孵化器事业播撒下了星星之火。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火炬计划正式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被列为火炬计划重要内容之一。这标志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之中。从此,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
1988年4月,上海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成立;1989年3月,地处中关村的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同年8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成立……
从1987年至1991年仅仅4年时间,全国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诞生了本地区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的先行者。
1991年,邓小平同志挥笔写下“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我国火炬计划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2年11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在北京成立,设立了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开始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1994年11月,国家科委发布《关于对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意见》。
1996年1月,国家科委颁布《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暂行办法》。
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与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确定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法律地位,与国家发布的有关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政策一道,形成了引导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营造了有利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2000年后,科技部又相继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使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呈现出百舸争流、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从2001年开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快速由事业化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进入以“战略布局”为特征的飞跃发展阶段。到2005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孵化场地面积和孵化企业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应该说,中国仅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孵化器”从初生到成长的几十年艰难路程。
创新创业“梦工厂”
“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小轿车离开”。这不是一句广告词,而是几乎每天都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里发生的故事。
1987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激光系毕业的孙文等人进入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创办楚天激光公司,成为这里的首批入孵企业。如今的楚天激光已发展成为国内激光产业界规模最大的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医疗激光产品供应商、世界最大的激光工艺品制造基地。
楚天激光公司只是在孵化器里成长壮大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细数一下当前国内赫赫有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华为、盛大、新浪、阿里巴巴、百度、中星微电子……它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孵化器、高新区以及创新基金等支持帮助的鲜明印记,他们无一不是从几个人、几十万元注册资金起家创业进而成长引领一个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龙头,成为地方政府规划新兴产业的参照、标杆和领军企业。
数据显示,经孵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约占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1/3。在全部科技型创业企业中,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几乎占到95%。可以说,孵化毕业企业是中国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来源,孵化器已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源头。
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近4万家,毕业当年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超过1800万元,毕业后上市的企业超过160家。
如此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孵化器孵化成长壮大绝非偶然。因为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是所有社会活动中风险最大、死亡率最高、世界范围内被称为“死亡之谷”的“九死一生的游戏”。而孵化器却可以通过为科技创业者、企业家提供创新创业所需的硬件支持、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不断优化完善的孵化服务,大大降低科技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创业风险。
研究表明,我国孵化器内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25%-30%的水平,孵化器新办企业成活率高达80%。
正是因为如此,孵化器也成为了无数创新创业人才的理想栖息地。百度的李彦宏、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启明星辰的严望佳、澜起科技(上海)的杨崇和、亚信科技的丁健、成都国腾公司的何然等一大批成功企业家,都是在孵化器里成长起来的创业明星。
据统计,中央“千人计划”的创业类人才中,80%以上落户孵化器创业。2011年,中国孵化器里有创业团队125.6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超过74%、留学回国人员16806人,留学生创办的企业8193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8260家。他们在这里追逐着自己的创新创业梦想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者和创新者。
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成为地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2011年,在孵企业总收入达3800亿元,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529亿元,获得风险投资共115亿元。2011年在孵企业获专利批准47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2122项。
源源不断从孵化器走出来的创新企业集聚国家高新区,吸引大量的风险资本涌入、创新人才集聚,最终往往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孵化器的规模、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孵化器蓬勃发展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区域。孵化器数量位于前列的省(市)是江苏、北京、浙江、山东和上海,这些地区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最有活力的区域。就西部来看,成都、西安的孵化器发展较快,这些城市也无一例外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经过多年的建设,孵化器对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性作用已达成社会共识。很多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孵化器建设。如在全国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均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正在实施孵化器覆盖各县区的发展计划;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和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孵化器发展势头迅猛,孵化效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随着各地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关注和支持,一批软件、生物、新材料、环保、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特色极为鲜明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运而生,孵化器迎来专业化发展的黄金期,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
截至2011年,纳入火炬计划统计体系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3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388家。
从蹒跚学步到引领变革
孵化器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却在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滚滚洪流中脱胎换骨、推陈出新,甚至引领世界孵化器发展新模式。
“我国孵化器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这得益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了适合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和发展的创新模式。”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介绍,“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的孵化器已经从计划体制下单一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发展到各种投资主体参与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从单纯的孵化企业和企业家提升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层次科技企业领军人才,从国家高新区辐射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市社区和行业领域,已经成为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推进的创新创业载体。服务模式也已经从简单的物业管理、政策咨询等常规服务,发展到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等专业化服务。”
25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和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创业孵化器基础设施投入和创建创业服务网络;对孵化器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部分所得税试行减免政策;许多地方以立法或文件形式确立了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战略目标。
在政策引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孵化器通过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形成了全国五大区域的孵化器网络年会、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国际企业孵化器网络年会、创业导师、孵化联盟、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中孵基金等畅通、快捷、严密的全国孵化器网络服务体系。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载体建设的热潮。从上海到浙江,从陕西到辽宁,各地纷纷将孵化服务向前延、向后伸,打造了一条覆盖在孵企业技术创意、产品实现到产业化实施各个阶段的孵化服务链。
“专业孵化+创业导师+风险投资”是科技部火炬中心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炼出的孵育模式。该模式从创业培训辅导、研发生产保障到加速成长推进,为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育苗造林”提供了系统支撑。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参与到孵化器建设中,民营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不仅将名称变更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而且从事业单位改制为公司化运作,并首创了产权式孵化器;成都天府新谷构建了国内首个纯民营科技孵化社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是出现了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常青藤创业园、3W咖啡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这样评价中国的孵化器事业:“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筹措足够的资金和必要的资源,发展如此庞大的孵化器网络。孵化企业的数量和销售额、就业人数、商品化的技术项目及税收额的巨大都是无与伦比的。”
事实上,中国孵化器建设不仅仅专注于国内,还不断审时度势推进孵化器国际化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建设了9个国际企业孵化器(IBI)试点,科技部还在新加坡、美国马里兰等地兴建海外科技园。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IBI参与到了国际孵化器组织的工作中,承担了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组织的工作,组织参与了以发展中国家企业孵化器管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为内容的培训班、研讨班,对50余个国家超过1000名孵化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罗马尼亚孵化器创始人、非洲孵化器网络牵头人等都曾是培训班的学员,他们将中国的孵化器建设模式推广到世界各地,树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品牌。
孵化未来
历经25年的建设发展,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的、活跃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企业家等创新型人才,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持续推进着中国的科技创新进程。
事实表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载体,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最重要载体,孵化器在培育高水平创业团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启动,党的十八大召开,都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长期观察、跟踪、研究孵化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社长魏谷说,中国孵化器人众志成城铸就了25年辉煌。时至今日,孵化器人仍需努力,共同提升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整体能力与水平。
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区域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创业团队,营造科技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带动创业高潮,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陈晴介绍说,在新的时期,孵化器建设还将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从注重载体建设向注重主体培育转变,从注重企业集聚向注重产业培育转变,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向注重科技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孵化转变,从注重自身建设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形成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资源共享国际化的发展局面”。
“核心是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类主体的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身孵化器建设。”陈晴表示。
根据科技部的规划,至2015年,全国孵化器数量将达150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500家,孵化器内企业就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在孵企业达10万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6万家。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