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报道:科学发展引领中关村走出自主创新新路
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新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大力推进“科技北京”建设。以“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进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让科技渗透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中关村是北京自主创新的“高马力引擎”,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上下足功夫。清洁技术产业在园区经济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2.2%上升至2007年的11%,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成为中关村继通信设备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 于家伊:用科技进入到绿色、生态环保、生态农业,是很大促进。未来北京发展是多行业挺进,当所有科学技术迅速产业化、转化成规模效益、科技才能从技术领域变成到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的“无污染、零排放”,就要依托科技优势。提升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水平,是中关村打造“绿色经济”的又一着力点。中关村每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未来计划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资源再生利用加工厂,各类电子垃圾年处理能力达到120万台。到2010年,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
海淀区区委书记 谭维克:科技一定是引领,一个个企业在绿色经济方面先行探路、然后逐步有点到面、形成产业化,拉动整个绿色经济体系建设。
绿色经济要以“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结构为引领,自主创新是构建“科技北京”的灵魂。“用友软件”是2万余家企业中罕见的几家和中关村一起庆祝20岁生日的企业之一。经过20年不变的自主创新之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财务软件和管理软件提供商。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文京:我们的策略是持续创新,我们创新包括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管理创新,我们提出的就叫“持续创新、均衡发展”。
每4.8分钟诞生一家企业,每三天半就有一家企业跻身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行列,2007年海淀科技园实现总收入4077.4亿元,超过了起步前13年创造的产值总和。风雨20年,硕果累累,未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中关村的发展之路方向更为明确。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 戴卫:中关村要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发挥龙头作用,建设成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我们下一步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预计2015年,园区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将达到200家,亿元以上企业突破1000家,园区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生态发展之路,把握时代脉搏,践行科学发展。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所所长 张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沿着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规律前进,北京在未来全国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