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09-2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人才是自主创新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中之重。《意见》将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列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5大重点任务之一。
在首都科技界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报告会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就曾表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需要一大批科技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才,要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夯实实体经济这个基础,企业是主体,工程技术人才是主力。
如何贯彻落实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纲要?如何建立起真正能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的人才发展机制?《意见》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加强科研生产一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创新人才到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支持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鼓励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和创业。重视工程实用人才、紧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二是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加快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探索实施科研关键岗位和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制度,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意见》提出了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变以论文、项目、经费、专利论人才的做法。评价体系的改革关系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这个方面反映出的问题相对较多,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意见》提出,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具体说来,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特别要加强国际同行评价,着重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研究由用户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着重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产业化开发由市场和用户评价,着重评价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对此,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采访时说,良好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是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的关键措施。但是科学、技术、产业,不同方向特点不同,采取同样的评价方式是不太科学的。因此,必须予以改革。
他透露,在《意见》的制定过程中,吸收了各地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的有益经验,也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特别是G20的有益做法。要从德、才、效、能各个方面综合进行评价,改变过去简单的直接的与科研经费和奖励和论文简单挂钩的做法。总的说来,就是让评价体系适合各类科研活动的规律。
(来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