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08-2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新材料产业是北京市2015年将形成的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争取尽可能地加入到创新型产业集群中,使自己成为培育创新产业集群的种子企业,或者龙头企业。
产业集群从低级向高级转型升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协会组织、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创新型产业集群,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研发创新成果方面的控制力、影响力,体现在企业对专利、标准的控制力上。从这点上来说,要求各地园区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发展之路。
作为产业的重要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已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形成了产业集群,区域的竞争和合作就会活跃起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随着时间推移,以加工制造业为内容的传统产业集群,虽然在支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要求,促使传统产业集群要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燕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等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集群从低级向高级转型升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协会组织、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产业创新能力是关键
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占绝对优势。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较少、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障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薇曾撰文指出:“我国高科技园区‘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现象比较普遍,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尚未完全形成。”她分析认为,在我国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产业领域,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超过60%,跨国公司正通过“合法”途径实行技术垄断。
自2011年科技部印发《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来,各地和各高新区掀起了产业集群建设热潮,动辄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屡屡见诸各类规划、报道之中。
“产业集群是要有规模上的效应,但在规模效应背后我们应该追求些什么?是不是应该另有考核指标?”赵燕霞表示,现在各地提出的超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带有明显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思维。
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硅谷的产业集群以电脑、半导体、软件和创新服务产业而著称,台湾地区的新竹科技园半导体硬件加工产业集群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度班加罗尔的计算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而这些产业集群发展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赵燕霞指出,创新型产业集群,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研发创新成果方面的控制力、影响力,体现在企业对专利、标准的控制力上。从这点上来说,也要求各地园区要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发展之路。
在李佐军看来,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方向是产业层次的不断提高,即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产业集群的主要内容。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要求集群里的产业、企业以及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集群的分工合作关系不断增强,集群里的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创新型产业集群,就是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为依托。”李佐军说。
集群内外要加强协作
赵燕霞认为,目前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集群要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的互动发展;二是要加强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合作,构建创新网络,打造以研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此外,还应加强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例如,许多地方都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事实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材料产业也密切相关,应该推动类似的不同产业集群的融合。
在北京,中关村海淀园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蔚然成风,而中关村石景山园在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颇具特色。两者虽然位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内,但并未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实际发展中,两种产业集群的发展相辅相成,之间交流密切频繁。
“产业集群应该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使不同产业集群互相融合。”赵燕霞说,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有利于产业的协同创新,也有利于产业集群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这一看法也得到李佐军的认同。他说,要立足于市场分工,推动集群内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以形成产业良性互动的网络关系。
“还应该促进大产业集群的跨区域协作。”李佐军说。例如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十分发达,并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跨越,江、浙、皖等省市的产业集群要想实现创新提升,也要融合大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而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组织的作用不可忽略。
“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发挥桥梁和服务作用。在产业分工协作、维权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李佐军说。
赵燕霞认为:“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业联盟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能够有效整合产业内的企业开展技术的协同攻关,进行行业标准的制定等。”
着力于创新要素整合
李佐军表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有创新的环境,其中制度是第一位的,人才资源和发展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支撑。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央部委要在法律制定、政策实施、目录编制、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地方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在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政策落实和配套、软硬件环境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李佐军说。
赵燕霞认为,各地各类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但事实上,虽然各园区都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招商引资阶段却经常抛掉了产业定位,基本上是有什么项目就招什么项目。
“创新型产业集群,应该走专业化的发展思路。这也要求地方政府要给园区明确的定位,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考核体系。”赵燕霞表示,对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考核,不能仅用经济指标,更应该考核产业集群的质量和创新力。
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可或缺。例如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由于手机巨头诺基亚的引进,带动了众多世界级手机零配件厂商和服务提供商进入园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星网工业园。
“政府不仅要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也要积极在区内培育龙头企业。”赵燕霞说。
李佐军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争取尽可能地加入到创新型产业集群中,使自己成为培育创新产业集群的种子企业,或者龙头企业。只有在产业集群中,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益。”
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创新要素整合十分关键。“产业集群不仅有龙头企业,更多的是有中小企业。而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技术中介等各类环节。”赵燕霞表示。
冯薇在文章中也认为,我国要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快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风险资本投资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发动机。需要建立一套以民间资本为主,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助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