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创新驱动 高新区成区域经济发展引擎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07-03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国家高新区与生俱来的光荣使命。

20年艰辛探索与努力,在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国家高新区开足马力,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驰骋,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的康庄大道。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中一个响当当的“增长极”,在促进国民经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扮演了当之无愧的“引擎”角色,对“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

追溯国家高新区诞生的历史不难看出,它的“出生”承载了太多希望。

“党的十三大召开以后,中央发展科技和经济的思路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虽然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合点,没有找到能够操作的载体。”198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国家科委等7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这些往事依然清晰地印记在联合调查组负责人于维栋的脑海中。

于维栋见证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的诞生。在两个月的调研中,他们形成共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经验不能只停留在肯定成绩上,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工业园区,这是粘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最好载体,是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最佳切入点。这次调查最终催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中关村诞生。

如今,中关村已发展起我国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过1100项,承担863计划和973计划项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超过50项。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关村都拥有一大批核心技术和创新型企业。中关村诞生了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超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甲型H1N1流感疫苗、高温气冷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等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拥有近2万家高科技企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50家;每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40%,其中近80%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

不仅是中关村,经过20年的建设,国家高新区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整合国际创新要素,建立起从孵化培育企业到促进产业发展的完整体系,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一些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国家高新区崛起,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高新区茁壮成长,若干新兴业态在国家高新区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011年,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2.3%;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8.8%;出口创汇占全国外贸出口的16.8%。2011年,国家高新区实现净利润8484.2亿元,上缴税费6816.7亿元;1992-2011年上缴税费同口径比较的年均增长率为40.2%;1991-2011年累计创造税收30701亿元;上交税额占国家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1年的0.13%上升到2011年的7.60%,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

引领区域“转方式、调结构”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大提升了国家高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引领高新区乃至所在地市,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发展,开始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相当一批国家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GDP在所在城市中占有较大份额,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内涵式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3家国家高新区GDP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20%;31家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30%,其中6家超过50%,在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国家高新区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所在城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亮点。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高新区依然保持了17%以上的高增长速度。

作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重镇,西安高新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西安高新区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正逢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西安高新区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通过重点发展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陆续进驻西安高新区发展,使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空前加强,有力地增强了抵御危机的能力。

到2011年,西安高新区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财政收入增幅喜人,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3亿元;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园区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1家,过亿元达到265家,成为陕西省龙头企业聚集地。

依靠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国家高新区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域的发展中,国家高新区成为以创新经济模式推进区域现代化的有生力量。

科技新城增值无限

翻开各个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史,不难看到若干年前的那一片片“拓荒”的景象。几乎所有的国家高新区都坐落在曾经远离繁华市区的郊外,不少国家高新区的元老级企业和员工都曾经经历过“工作在高新,生活在市区”的长途跋涉。不过,眼下这种尴尬早已经被一座座崛起的科技新城一扫而空。

西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宁波高新区、宝鸡高新区、长春高新区等国家高新区提出建设科技新城,围绕“科技”这一主题,以产城融合的开发理念和思路,引领所在城市的城市建设,将高新区打造成为所在城市最具特色的科技创业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科技展示中心、科技金融中心、科技人员居住中心、生态休闲中心。

成都市依托成都高新区建设的天府新区被当作兴川大计的“一号工程”。成都高新区提出“努力建成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的目标,着力打造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

长春高新区规划建设了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启动了市政设施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潍坊高新区围绕建设低碳智慧、宜居宜业、人文现代城市,重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市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

桂林高新区提出“跳出老区开发新区,以城市概念来建设工业园区”的空间发展战略,开辟漓东科技新城。如今,一座依托桂林美丽山水、具有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的现代工业基地基本建成。

专家认为,国家高新区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改革探索,创造出了一种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国家高新区不仅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更是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先行区域,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现代化城市进程做出了引领和示范。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引领创新 挺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脊梁
下一篇:国家高新区要做科学发展先行区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