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04-16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国家高新区,把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一批国家高新区纷纷出台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园区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效促进了园区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日前,宁波市科技局公布了2011年认定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单,宁波高新区8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名列其中。至此,宁波高新区共培育认定区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40余家,省级以上10余家。
不仅是宁波高新区,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分别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在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国家高新区,更是把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一批国家高新区纷纷出台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园区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效促进了园区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工程技术中心助力企业创新
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是企业内部设立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依托,同时也是企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高水平科研技术人员的基地和载体。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是宁波高新区的一家企业。2009年,该企业获得浙江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省级化学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原电池的研发和生产设备的研制,以及对产品、原材料的测试。化学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以来,先后研发了LR6和LR03数码王电池等30多种电池,累计为中银电池创造了近7亿元的利润。与此同时,中银电池依托该中心自主研制了LR6超八(TOP)无汞碱性锌—锰干电池等生产线10余条,以及50多台生产设备,并形成了完整的电池开发、生产验证测试体系。由于该中心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其研发成果成就了“双鹿电池”这一世界知名品牌。
在潍坊高新区,潍柴动力公司依托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了欧洲(法国)、美国、上海、杭州、重庆、扬州、潍坊 “三国七地”研发机构布局,有效整合了全球科技资源,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并于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潍坊高新区另一家企业盛瑞传动公司借助省级动力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出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荣获第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目前已经搭载样车运行并实现首台国产化机器下线,正在投资20亿元建设产业化基地,2012年上半年可实现量产。
“下一步我们将申请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盛瑞传动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鹏说,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企业获批建立了某个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范围内将不建立其他类似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样将能有效聚集相关领域的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相关科技主管部门每年会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复审,将帮助企业优化中心机构设置、规范流程等,提高研发效率。此外,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还能得到政策上的支持。
既然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企业发展如此有利,是否意味着每个企业都可以做此选择?
厦门火炬高新区经济发展处处长程明表示,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对企业建立不同级别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了严格的门槛,包括研发设备投入、人才资源等要达到相关要求,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研发实力和真正重视研发的企业才会选择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多举措鼓励企业建工程技术中心
在程明看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研发;二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由于企业与市场联系最紧密,依托企业自身的研发力量,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成果往往更容易转化,也更能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因此,采取政府引导,鼓励企业的做法更有效。”她说。
程明介绍,如果园区企业获批建立厦门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厦门市给予100万元补助的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会给予50万元补助;对企业投入的研发设备,最高给予投入金额30%的补助,最高能达到1000万元。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对于独立研发机构负责人和核心研发人员,还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有奖励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
宁波高新区为鼓励园区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自2008年起先后3次修订《宁波国家高新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对企业近几年的知识产权创造、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场地、研发设备、研发项目、研发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规定,以及认定以后给予企业一定的资助奖励。与此同时,园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区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一次性给予300万元、50万元、20万元、3万元的建设经费资助,并在有关科技计划立项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资助、配套等方式,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升级
宁波高新区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方面成效显著,200余家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等新兴产业,以及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等部分宁波市传统优势产业。
然而,在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园区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偏少;部分企业在建立工程技术中心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意识不强、研发绩效考核制度不规范、研发项目没有单独建账等现象;部分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以后,因为研发人才引进难和留不住、研发投入不大、不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宁波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园区将进一步采取强化服务、举办专题培训辅导、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培育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创建升级。
潍坊高新区企业近年来通过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投入大幅提高。截至2011年,园区企业研发中心投入科研经费达7.96亿元,聚集科技研发人员2747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园区企业申请专利1002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35件。8挡自动变速器、蓝光外延炉、高硅光刻胶等一批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然而,“潍坊高新区企业研发中心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研发中心数量少。”潍坊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中面临的人才、产学研对接等问题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建立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